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哪儿,也有许多人看出蓄利策背后实际上也是在固农c重农,故而许多人对王年还是很支持的。

    于是萧何跟曹参都忙得不可开交。

    萧何忙,是因为顾问馆那边儿弹劾王年的奏折是一个接着一个地递进纪检院。曹参忙,是底下不少官员受到了王年的启发,对蓄利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论述c完善与拓展。加上临近年关的热烈气氛,一时间,咸阳城内好不热闹。

    子创溜达了一天回到府中,便撞见自己亲爹往外走。

    “父亲。”子创恭恭敬敬地行礼。

    “嗯,赶紧回去吧,府里刚采买了米糖,挺好吃的。可不要多吃啊。”

    “是。”

    公子高看着小儿子进了府门,便立即赶向顾问馆。

    为了表示对老同志们的尊重,第一场听政会便在顾问馆召开。顾问馆里也不是一水儿的反对蓄利策的人,冯去疾为首的一小波人就是坚定的支持者。

    可能是退休综合症憋得他们太难受,也可能是胡海许久没经历过朝堂争吵的场面,听政会一开始,根本没经历什么“在边缘试探”的阶段,双方直接开掐。

    胡海突然想让穆忠回去带点儿饼干过来,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一(xg)本(zai)正(le)经(hu一)地坐在上首看热闹。

    公子高赶到的时候,也是被底下吵成一锅粥的场面惊了惊。

    “来了?”胡海看见呆立在门口的公子高,派穆忠把人叫了过来,“先坐下听听。”

    “商利巨大,若因逐利而废农事,后果可不是你能承担的起的!”

    “蓄利策已然提出不论如何利大均以此人为农人为前提。若非农人,何来巨利?若无巨利,何来逐利?”

    “农为国之本,此策名为固农,实为借固农之名义而别有企图。如今民生方定,衣食住行无缺,何来民需之盛?谬论!”

    “你打下生就知道要女子伺候的吗?凡事不都有个渐进”

    胡海听到这句话,不禁哑然。虽然有些话很粗鲁,但是还真有道理。

    最后胡海看时间差不多了,再吵下去也没什么新鲜观点崩出来,便让穆忠喊了嗓子“时间到,归位!”

    “朕观诸位爱卿威猛不减当年,甚是欣慰。”胡海起身道,“此番诸位之真知灼见,朕已命人详细记录整理。明日将发布第一场听政会纪要,发布之前,请各不同立场之人选出一名代表审校纪要内容。散会。”

    跟在一边儿奋笔疾书的小秘书连忙把写好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收起来,等皇帝离开之后直接奔回秘书府整理纪要去了。

    胡海的意思,听政会,只听意见,不做论断,每场听政会之后将专门整理一篇听政纪要,经与会人员审校无误后将面向咸阳城内外发布,简述听政会情况。针对每一项重大的提议,都将召开几场听政会,分别站在宗室立场c老臣立场c朝臣立场c行业立场c百姓立场评论这一提议。

    胡海这么做绝非心血来潮。民众的舆论风向是需要引导的,这个引导不仅仅是单纯的宣传教化与强制灌输,必须得知道不同立场的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在哪儿,最后找出一条能涵盖最大范围人群的普适引导方法,再针对不同立场的人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一刀切的舆论导向,既不可取,也取不得。

    秦始皇以莫大的勇气与强硬的手腕完成了高危分子的处理,胡海接手这项工作明显轻松了不少。不然,还得大棒加蜜糖。毕竟治水堵与疏哪个都不能丢,堵不住则疏不通,若泛滥自由地“疏通”,那跟发大水有什么区别?

    最近胡海回到咸阳宫之后多了一项习惯——写书。

    写的不是多么高大上的东西。胡海最近在整理后世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内容。现在蜡纸油印出来了,印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