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地观察那张纸,胡海见李斯兴致颇高,于是道:“这毕竟还是新兴之物,咱们看着是一回事儿,实际用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儿。不如先来个小规模试验,看看是否真的实用。若果真如此,再行推广也不迟;如若不然,也不至于弄得朝令夕改,让天下看笑话。”
“陛下思虑周全,老臣悉听陛下左右——不知陛下意下于何处试验?”
“年后咸阳学宫就要开学,宗学也要复课——不如先从这里开始试验。朕想着,给入学之人每人一套教材,以方便教学c普及文化。”
“陛下是指,人手一套教材?”李斯被胡海的打算惊得不要太惊,“陛下,这可不是小工艺,这时间这么紧迫,如何做得到啊?!”
“来来来,李卿,朕有一招,你看看如何。来人,上黑板。”
曹参来到后土堂的时候,正见着皇帝陛下讲得唾沫横飞c老臣李斯听得一愣一愣。曹参犹豫再三,还是没弄出动静,在门口等着胡海讲完。
“基本就是这么个意思,你觉得如何?”
“若真能研发出此番工艺,实乃天下读书人之福音。”李斯不由得慨叹——看来,当初沙丘之事,不是他李斯的败笔啊。
“李卿觉得不错,朕日后就着赵高安排匠人营研究了。”胡海也清楚现在的水平,活字印刷术如果字模弄不好,很可能弄得一团糟,故而讲的主要技艺还是在雕版印刷上。待到李斯离去,曹参才进了后土堂。
“曹卿何事?”胡海很诧异曹参的来访。这阵子曹参的行为,可以说非常中胡海这个不合格老板的意——事分轻重缓急,不打紧的直接交到底下人去办,每天呈给他的工作汇报除了待办事项之外还有相当详尽的备选方案供他裁定参考,因此胡海对曹参这个秘书长可以说是相当的满意。而且曹参这人有个特点,就是最恨拖泥带水,做起事情来那利索劲儿连胡海都自愧不如。
也正是因为曹参这个习惯,一般地,汇报工作之前肯定会反复检查有无错漏之处,故而曹参“二进宫”的概率极其之小。
“陛下,章邯来信,在外截获几名形迹可疑之人——依章邯所见,似为匈奴探子。”曹参顿了顿,“于是章将军亲自把人押了回来。”
“亲自押了回来?”胡海愣住。
“回陛下,的确,现在人正在将军府里关着,还请陛下定夺。”
“”胡海有点儿不想说话。不过这事儿,看起来绝非抓了两个匈奴人那么简单。
旁的不说,章邯知晓北边儿不安稳,立即请辞于年前北上坐镇,绝非因一些琐事就会绊住脚的人。而且曹参之计谋果断,也非抓了人还不能随意定罪的碌碌无为之辈。看来,这被逮住的匈奴兄弟,怕是来头不小啊。
“走,随朕看看去。”
章邯的将军府就在咸阳宫不远,跟曹参的府邸就是斜对门。没一会儿就到了。胡海看了看器宇轩昂的将军府,再看了看曹参那个小巧玲珑的府邸
胡海心虚地假装没看见,然后径直走进了将军府。一进大门,就见到急匆匆要往外走的章邯。
“参见陛下。”
“平身。”胡海看了看章邯,“人在哪儿?”
“在后院儿押着。”
“带路。”
几人来到后院,见到几个秦朝服制的男子围坐在石桌旁不知在说些什么。胡海给了穆忠一个眼色,穆忠立即领会胡海的意图,随即扯着嗓子喊道:“皇上驾到!”
几人一听皇帝驾到,都愣了几愣,随即起身行礼。胡海打量了这几个人,看起来与中原人外貌差异还挺大,难怪章邯能断定这几人是匈奴人。
不过
“你,”胡海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指了指最左边儿的那个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