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成人及社会人员的学府分离开,这样既方便管理,也能保证学生在校安全。

    毕竟不是谁都爱护小孩子的。现在人的生存系数不高,能保护胡海自然也是会多保护一点的。

    “来,李卿,真跟你说一下新校舍的构思”

    李岁说起来,还是有点儿来历的。原本胡海以为这小子是李斯的亲属,后来才知道,这位是李冰的后代,就是修都江堰的那个李冰的后代。

    在被胡海注意到之前,李岁一直默默无闻地在朝中做个小文书,后来胡海组织的那次“二代”选拔考试,李岁脱颖而出,在城建及大工事建造构想方面很有天赋,这个后土堂胡海给了构思,匠工营负责执行,具体的图纸还是李岁跟老瓦匠们开了好几天会弄出来的。

    当然,其中是李岁主导操刀的。

    胡海考虑到现在的建筑强度,想着还是安全起见,便提出平房式校舍,仿照后世的大联排教室,提了个构思。当然,取暖方式还是参照后土堂的方式。

    李岁有后土堂规划的经验,对这次的任务很有自信,胡海交待完便连忙出去寻址去了。胡海用过饭食——自从富了起来胡海便暗搓搓给自己改成了三餐制——便依例巡查去了。

    这次胡海来到了宗学。

    宗学设立之后,胡海只是听说反响不错,安排的老师也很好地领会到胡海的意思,做到了因材施教,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子弟的实际;公子高他们的教材编的也好,通俗易懂,即便老师不说,娱乐匮乏的宗室子弟也乐得把教材当娱乐读物看。

    宗室子弟总数挺多,但要是按年龄分级,每个年段的人数就少了。说起来,这还真有点儿“小班额授课”的感觉。

    胡海来到戊级。基础科按年龄,每差一年设一级,共十级,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顺序由低到高排列。甲级的子弟,这时候正是六岁。

    别的年级都暂时设置本土普通的课程,在此基础之上加了些实用性比较强的技能型课程;可是甲级就不一样了,这是崭新的一茬韭菜,可得好好栽培。

    于是胡海亲自操刀撰写了一套算术教材。内容不甚繁杂,仿照后世的数学教科书,每年一卷。既然是从零开始,胡海便大胆一点,引入了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一开始众人见到这些东西感觉新奇而陌生,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等到胡海给算术老师普及了之后,当时李由便发现其中的好处,请旨要了一卷回去给秘书府上课,胡海想着第一卷只有加减法,又专门写了乘除法的简章。

    小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情况很好,毕竟不少东西在他们看来都是新的,不差这一点儿。胡海看了看正在热烈讨论的课堂,没进去打扰,站在门外听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下一站胡海来到了天厨科。天厨科里的厨师正在埋头研发,最近他们好像对糕点特别执着,已经有烘焙的小饼干问世了。虽说味道比后世差些,但是这些厨师也用心,在调配方的时候大胆尝试,以鸡蛋和处置牛乳入面,吃起来还有点儿感觉。

    现在他们正在弄软软的蒸糕。这个思路还是从馒头迁出来的,馒头味寡,蒸糕则可大幅增味,不仅仅是在初始配方上下功夫,在后续的加工与点缀上亦可多做探索。

    前不久一个厨子不知道怎么就突发异想,把蛋炒饭系列给弄了出来。现在倒没炒大米,而是炒杂粮。先前他们炒米啊粮啊,都是直接炒;这次这个厨子则如后世,先给蒸熟了在炒制,油用的是动物脂肪,炒出来的味道还真挺不错的。

    巡视完宫中,胡海看了看时间还早,便出宫去看看。

    胡海来到纪检院,看看诬告赵高一事处理得如何了。甫一进大门,便能听见一个中气十足的老声在哪儿侃侃而谈。

    自习一听,说的东西挺上道的,颇有后世洗脑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