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经由秘书府。”

    萧何对这个流程也很感兴趣,不涉及弹劾查处的奏疏,经由秘书府整理归档后呈给皇帝;但若涉及弹劾查处的,必须由纪检院直接递给咸阳宫。

    妙哉,妙哉。

    起先萧何还担心若真有查出来问题的,自己的奏疏没等上去先被压下来;现在看来,担心纯属多余。

    “陛下还说了,日后若有检举c揭发之事,不许在朝堂上互相攻讦,必须先递给纪检院,纪检院审查后甄辩是诬告还是实情,若为诬告,不与理会;若为实情,则上疏弹劾。”

    这个事儿手札上并没标明,想必二世也是对朝堂之上的互相攻讦很是头疼了吧。

    正想着,门外高喊一声“圣旨到”。萧何猛然想起曹参志在必得的模样,心中登时一凛。

    “纪检院院长萧何听旨。限三日内明辨大秦纪检律,明日入朝与百官讲授。钦此。”

    萧何登时愣住了。

    宣旨之人没多说,直接把一捆竹简交付给萧何,随后跟秘书员扬长而去。萧何稍微平静了点儿,还好,只是督促自己好好学学规矩的圣旨,没说曹参所言的那些事儿。新居有专人打扫安顿,萧何不必操心,于是便拿着竹简找了个僻静的房间坐下看书。

    越看,萧何心里越惊叹。这制定纪检律之人,真乃天下之奇才。

    胡海的纪检律,开篇先说明主要内容。其实胡海真没有这个必要,只是上学时候写得论文写习惯了,不先弄个提纲出来,实在难受。

    当学生也是有职业病的。

    胡海的纪检律的核心,就是说检举人c被检举人c纪检院三方的办事逻辑。基本流程是检举人向纪检院举报,纪检院着手调查,调查结果为真,则发出调查结果告示和被检举人量刑意见,给被检举人十日申诉期限,期间被检举人不得自由活动;为假,则发出调查结果告示和检举人量刑意见,给检举人十日解释期限,期间检举人必须对检举内容作出明确解释并消除不利影响,检举人一样不得自由活动。检举人和被检举人都有在申诉c解释期间向秘书府提出异议的权利,秘书府专人问询得到肯定的申诉c解释申请后将进入申诉与解释流程,流程中若检举人和被检举人揭发纪检院有偏向与包庇之事,则纪检院获罪,量刑在渎职罪基础上,按纪检院先前发出的审查量刑意见增添量刑。说白了,纪检院要是跟哪一方合起伙儿来坑另一方,则纪检院怎么坑别人,朝廷就怎么整纪检院。

    整个调查期间,外界不得干涉,凡有干涉公务者一律与被量刑方同罪。全程秘书府有代皇帝进行监督的权利,但不得参与调查。秘书府若发现纪检院有渎职或要挟某一方的情况,则直接递交皇帝,由皇帝进行最后处置。

    至于什么量刑标准,随后一条一条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当然,这些就是硬性标准了,没什么逻辑在里头。

    最关键的一点,胡海让人用特别大的字在后面写了一排字:本律只适用于大秦朝廷命官,私人幕僚c平民等不适用。

    说白了,这就是为了管官而定的律令。

    秦法严苛,但也只是对平民严苛。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前提是特权者可以出现在法律的面前。胡海深知其中的道理,故而特意下旨弄了个纪检院和纪检律出来。

    一开始群臣还是很有意见的,不过后来具体调理一颁布,全都闭上了嘴。

    胡海纪检律上列出的条条框框,基本跟那些安分守己的人不挂边儿。谁没事私造兵器,谁没事在家里自称万岁,谁没事好好的日子不过跑道鸟不拉屎的地方鼓动黔首造反?

    许多大臣都觉着胡海这个纪检律有点儿多余。

    可是有个人却不这么认为。

    子婴托着腮,钳着棋子,看着几乎没有落子之处的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