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文败类,却像传说中动不动就撞阶死谏的一根筋。

    “如何?”

    “右丞相所言甚是,此举当为祖始皇帝后天下第一功绩。然请众前辈同僚听邯一言:咸阳周边可有足够的荒地供这么多役夫耕种?”

    胡海瞬间就明白这人说得问题。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若按照胡海等人商量出的计划,这政策可是空前的。农人们见到好处,一个个可不就往死里垦荒。那问题就来了,这里,地够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爱卿所言甚是。”胡海不得不承认,人多,想问题的角度也多。可这么一来,难道原先想得好好的事情就打了水漂?

    一时间,朝堂之上又陷入诡异的沉默。

    胡海又开始郁闷。果然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吗?现实这个亲妈怎么总在关键时候给自己泼冷水——好吧还是自己想得太少。

    胡海觉着腿都要坐麻了,要是在自己那个时代,哪里还用这么跪着

    等等——胡海猛然间想起,自己头一次上朝的时候好像就想过,一定要造出凳子椅子

    有了!

    “那不如,多兴产业,如何?”

    “多兴产业?”众大臣看向胡海。胡海顿觉压力山大,但是还得硬着头皮往下说:

    “民以食为天,但民生可不止吃饱就好——众卿家以为此言如何?”

    “陛下圣明。”

    “朕举个例子——李斯,朕问你,跪坐于此,时间一长,感觉如何?”

    “不善。”

    “但若是坐于阶上,又如何?”

    “甚凉,但不至于站不起来。”

    “若仿阶式,以木石为本,取适当高低造器,使人起坐轻便,如何?”

    “若真如此,大善。”

    “陛下的意思是——”冯劫出声问到。

    “我们可以给役夫各种选择,是想出去种地,还是想以匠工开物,甚至想学点儿保命医术都可以,以意向分流,以解土地紧迫之争。”

    “臣以为此计可行。”刚才提出来反对意见的那个大臣听完胡海的方法,立即站出来说话,“陛下有意造福万民,功绩甚于轩辕伏羲!”

    胡海被人夸得有些心虚。胡海这个提议,其实就是参照后世“尊重个人意愿”那一条儿,可是现在提出来,真的是

    朝会就在一片溢美之声中散了。胡海既然已经提出来了设想,剩下的,他相信这些本土的政客能找出最适用于这个时代的方案,他这个穿过来的外地人就不瞎掺合,只过问执行情况就好。

    回了寝殿,胡海也是头疼——太黑了,真的是太黑了。这寝殿又窄又闷,还没有像样的采光,白天得门户打开才能保证屋内光线。现在是春夏之交还好,以后呢?

    一想到过冬,胡海也是头疼。古代平民最怕的就是冬天,怎么也得冻死一茬人这事儿胡海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心里先记着,容后与大臣们商量。

    胡海这头儿的烦心事李斯是不知道的,李斯现在心里也是不安稳。始皇帝重用自己,方能官居左丞相;如今看二世皇帝的苗头,内宠赵高,外则更偏向冯氏父子,自己反而处境尴尬。论才学韬略,李斯自认比冯去疾强百倍;但比儿子

    李斯叹了口气。

    李斯看向窗外。自己已经七十多了,拼了这么多年干了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自己还能活几年都不一定,怎么自己的儿子就不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呢?

    胡海高(ru)高(l)兴(da)兴(di)地用过膳,内心无比地愧疚。若不是想着粒粒皆辛苦,估计这顿饭胡海都得剩一半儿。

    皇帝且如此,贫民又如何?

    华夏的饮食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后世接受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