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流出的传言带来的功效。

    “这事我觉得还是先放放,眼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考过童试,而不是怎么报仇。仇要报,但需要耐心的等待机会!这事我再想想。”

    章旻青终于从神游状态回到了现实,看着四周围着他的人,撂下这句话后,把手里的鸟铳交还给李沧安,招呼上,站外人群外面的七斤,自顾自的往家走去。

    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此刻的章旻青情绪有些低落。原因也很简单,只熟悉热兵器作战的章旻青,在发现大明军队装备的鸟铳,比他想象中的更差劲后,有些茫然。至少眼下,他空有领先这个时代四百年的见识,却不知道该如何施展。

    不要说想组建一支现代化军队,装备步枪大炮了,就算想要装备起比这个时代略微先进点的前装线膛燧发枪,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这至少表明,组织一支强力的军队,一时半会的,怕是很难实现。这条路既然走不通,那么,有另外的路可走吗?

    回到家的章旻青,把自己关进了房间,不见任何人。

    经过了近一天的思索,章旻青终于有了决定。想要依靠他的见识改变大明覆亡的结局,首先他就要最大限度的获取话语权。

    获取话语权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做足够大的官,成为一帮文人的领袖。至于另一个么,那就是想想该在这个时代里怎么赚钱。只有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他才能支撑起一个初级的工业化体系,不,称不上工业化,只能是作坊化。

    不管是做大官还是掌握足够的经济力量,有一点都是必须的,那就是名声。这个时代,想要扬名也不象后世那样容易。后世扬名只要做到一点不要脸,基本都能扬名。什么八卦c偷情劈腿,都能成为扬名的工具。

    但这世不能这样做,在这一世,要是坏了名声,头上戴上顶私德有亏的帽子,那这辈子基本就再无扬眉吐气的希望了。不说人人喊打,也是所有人一致鄙视的对象。

    也就是说,在这个世道,想要扬名,太过标新立异是不行的。

    那么走正途扬名,科举无疑是最佳选择。只是能不能一路顺风的闯过乡试和会试考中进士?章旻青他心里没底。不过很快的,他就想到了办法,在考文进士的同时再考个武进士,文武双料进士,这会应该是凤毛麟角吧?应该足够在官场扬名。

    考武进士的话,以他现在的学识,考策论应该是小菜,弓马武艺,也是家学渊源。眼下唯一不清楚的是,报考了文秀才之后,还能不能报考武秀才?

    按照惯例,武举的考试比文科的各级考试都是推后两个月进行。例如,二月份考文科的县试,那么武科的县试就是在四月份。乡试和会试也是一样,文科乡试在八月,武科乡试在十月,文科会试在二月,武科会试在四月。考完文科,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武科的考试。

    想到就做,章旻青起了个大早,卯时初刻出发,带着七斤,走了四十里山路,直到午时初刻,走了整整八个小时,才到了慈溪县治所在的慈城,去拜见县尊刘元白。

    慈溪县令刘元白是扬州府高邮人,在学业和仕途上,也算是颇多坎坷。说起来,他也算是年少成名,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了举人。中举之后,师从于大儒钱一本。

    不过,他在会试的时候,却命乖途蹇,连考了四次都没中。

    万历三十二年,钱一本受邀去东林书院常驻讲学,他也跟着钱一本到了东林书院,于是就理所应当的成了东林的成员。

    直到万历三十五年,也就是年,他终于考中了进士,与东林出身的钱龙锡c左光斗c杨涟等人都是同年。这一年,他已经三十五岁了。

    不过,刘元白眼光还算不错。中进士后,原本是要留在京里任科道的,他却想方设法的谋了个外放,被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