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面上只备了三十六台嫁妆,而聘礼又全都投入到海上的营生上,所以看上去嫁妆很是淡单薄。可是,这次卢家c长孙家和宫里准备的嫁妆,都是按照最高最重的规矩。

    隽娘又道:“至于嫁妆,都摆在院子里了,古玩玉器首饰田庄店铺样样不少,瑾儿还特意去兑换了十几箱子的金银,说这样看上去丰富一些。而家具反正都是新添置的,只需将房里布置一番便可,这些都已经交代下去了,珝儿只需要待会儿随为娘回宣阳坊安安心心地做新娘子便好。”

    武珝感动得眼泪汪汪。将齐国公府的事情安排妥当,跟着隽娘回到宣阳坊崔府,回到自己的小院儿,一看,院子中摆满了箱子,自己的娘亲和三妹正在激动地清点嫁妆。一见武珝,武三娘就提着裙子跑过来,拉着她的手,低声道:“二姊,是崔夫人派人接我们过来的,这是真的么,你明日与卢家小娘子她们一同拜堂?这些嫁妆是什么时候准备的呢,阿娘都不知道呢!”

    武珝点点她的鼻子,笑道:“这是郎君准备的,阿姊也是刚刚才知晓呢!”

    武三娘羡慕地看着院中的箱笼,叹道:“不知小妹成亲时可有这一半儿的嫁妆没?先前,阿娘和我可是把眼睛都花了呢!”

    “放心呢,阿娘这几年一直给你在攒嫁妆呢,到时候阿姊也会给你添妆的,一定要让三娘十里红妆风风光光地出嫁!”武珝笑眯眯地打趣道。

    武三娘最是调皮,撇撇嘴,哼哼道:“若是到时不能铺设十里,三娘就找二姊夫去,让他给三娘凑足了嫁妆!”

    武珝扬扬眉,努努嘴:“难道三娘这会儿就不怕你二姊夫了,平日见了他不是那么规矩的么?”

    当年,由于年纪小,崔瑾又把她当成妹妹宠爱,所以武三娘很是活泼顽皮,还是在山庄时乱摘果子和蔬菜,被崔瑾惩罚了,又被武珝批评教育,这才收敛了性子,懂事许多。不过,因为是老幺,后来武元爽兄弟又规矩顾家孝顺了,武三娘再也不像过去那般小心翼翼担心受怕,所以性格比两个阿姊跳脱一些。

    武夫人也走过来,满意地抚着武珝的脸:“二娘是有福气的,只要你们姊妹能过得好,阿娘这辈子便满足了!”说着,擦了擦眼角。只可怜大女儿武顺嫁给贺兰安石没过几年好日子,贺兰安石便早丧,留下一双儿女。前阵子,大女儿让人送信,说被翁婆嫌弃,明里暗里怪她没照顾好贺兰安石,才让贺兰安石暴病而亡,故此想带着儿女进京。武元爽听说,很是气愤,便要将此事告知二妹,看是否能让二妹夫好好将贺兰家收拾一顿,又道,若是大妹在夫家所欺,还不如回娘家的好,反正家里现在也算有些底子。但是,武夫人却有些犹豫,二女儿虽然嫁入博陵崔氏,又得夫家看重,但毕竟不是正妻,若是管多了娘家的事儿,怕被他人看不起。想来几日,武夫人便决定,先让武元爽代表武家去信询问贺兰家到底是何意思,若是不愿意供养武顺母子三人,娘家便不再顾及什么亲家之间的情义,直接将武顺母子接回来了。武元爽斟酌了半天,终于写了一封既委婉又强硬的书信,表明,虽然父亲去世,但娘家还有两位兄长,虽然一个正五品一个正六品,但也是能给自家妹子撑腰的。还有贵为郡君嫁入博陵崔氏的二妹,姊妹之间的关系都是极好的,也一直关注着长姊生活是否幸福。武元爽强调,二妹夫年纪轻轻便被封为国公,正因为年轻,所以不免性子有些冲动,只要家人没错,最是护短不过。最后,武元爽道,大妹妹出嫁多年,阿娘甚是想念,而侄儿侄女正当读书上进的年纪,长安是政治文化中心,不妨送到长安来读书,当然,大妹妹也是要跟着来的,包括大妹当年的嫁妆,也一并带回来吧,放心放心,娘家是不会打大妹嫁妆的主意的,现在大兄还在海军服役,谁都知道海军的福利待遇最好。总而言之,既然你们贺兰家日子艰难,咱们也很体谅,故此,咱们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