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卢承庆眼睛一亮,忙道:“小十三郎,这几句诗可是你新作的?可有全诗?”

    崔瑾眨眨眼,这可是王昌龄和陈子昂的诗,咱不小心又盗取了,只得回道,不过是残句,还没补全,请岳父大人见谅。

    卢承庆很是遗憾地哼哼两声,又将话题转回到原点。虽然他也知道自家女婿挺有本事,但战场上的事儿哪里能预料得到。不理会崔瑾,只是与崔芮商议一番,让崔家这就开始准备确定日子,自家也要最后清点嫁妆。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开始筹备女儿出嫁事宜。唐人出嫁甚是麻烦,若无嫁妆,无丰厚的嫁妆,那是会被人瞧不起的。好在,几个岳家都不穷,就算是稍微单薄一些的卢家,也是有几代底蕴,加上这些年有海上的路,还有矿山的份子,真是不差钱。现在,他们苦恼的是,如何将这些嫁妆装进这“小小”的箱子里?这是小箱子么?比一人都要高,能够躺进去两个成年人。主要是好东西太多了啊,不少是崔瑾从海外搜刮而来的。至于房契c地契,瓦片代替便是,金银全都存进银行,薄薄一张纸,不占地儿,谁会傻乎乎地让旁人看到呢?还有旁人嫁女准备的啥布匹,有必要准备那么多么,花样啥的,今年流行明年就过时了,意思意思便是。最重要的是,得多准备些古籍字画,这才是女婿最喜欢的。

    公主出嫁,原本是有定制的,但是,李世民偏偏要按照平常百姓的规矩来。兕子小朋友表示,自己不会刺绣,不会缝衣裳,不会做鞋子,只要是提针拿线的事儿,统统不会。李世民大手一挥,没关系,你家聘婷表姊也不会,让绣娘们做好,你最后提针绣一下便是。

    说来除了卢节,其余三个小媳妇儿就没有自己绣嫁衣的。长孙聘婷和晋阳公主是没有兴趣加天分,武珝是嫁得匆忙完全没准备好,只有卢节,性子温柔沉静,又爱好女红,所以她的嫁衣是一针一线自己绣出来的,包括被套c帐子c枕套c荷包等等,简直是工艺品。

    从西山回城,崔瑾便没有再见过卢节等人,连小兕子也被拘在宫中备嫁。他又开始了五日一休沐的日子,领着小儿郎们在三省六部学习。

    一转眼,又是一年,进入贞观十六五年(642年)。徐惠为李承乾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泽”,自然是李世民亲自拟的。此次,李承乾对李泽的态度比李象c李医好多了,不再是冷冷淡淡,而是每日回东宫都要在小床前瞧几眼,甚至僵硬着手脚抱了几回,让徐惠暗自捂着嘴笑。从武珝口中得知徐惠对李承乾甚是满意,好像两人关系还挺和谐亲密,崔瑾终于大大地松了口气,心情一好,便送了不少玩具给李承乾的几个儿子,对了,有个姓张的昭训替他生了个女儿,取名“蕴”。算上来,便是三子一女了。如今,李承乾虚岁不过二十四岁。

    崔瑾暗想,等李世民驾鹤升天之时,李承乾的儿女会不会比他的老子还多呢?

    若是李承乾知道崔瑾的想法,必定要反驳,本人并不好美色,你瞧,前几年不是只有两个儿子出生么,后面娶了太子妃后,其他妻妾那里就很少去了,除了徐惠那里,便是在自己的寝宫或书房歇息,至于那个庶女的出现,咳咳,很意外,是因为某一日忘记了徐惠不太方便,便到张昭训那里去了,其实,那些妻妾,若不是自己记性好,都差点想不起长啥模样了。

    在外人眼里,太子与太子妃琴瑟合鸣鹣鲽情深。徐惠对武珝提起太子时,脸上的幸福甜蜜是不能作假的,比原来想象中还要好。

    既然人家小两口情深意长甜蜜美满,崔瑾便不再侧面关心了。这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否和睦,也得夫妻双方精心经营。

    这日,崔瑾趁着休沐,到东市逛街,顺便购买一些颜料。在书肆门口,一抬眼,觉得眼前之人似乎见过。那人见到他,倒也乖觉,退到一旁,躬身拱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