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就怎么用,不必看大臣们的脸色。咳咳,承乾要那么多银子干嘛,反正这江山以后不都是留给他的,那一成就一并交上来吧!
李承乾正读到这笔巨额收入,抬眼瞧了瞧李世民,笑道:“表弟他们也太胡闹了,金庾信十八岁便成为花郎组织的‘国仙’,也不是胡乱吹牛的,必是有几分手段,他们居然便敢下重注,万幸赢了,待他们回来,得好好说说他们才是。不过,表弟想必也是极有把握,不然,他不会如此冲动行事,毕竟是五百万两银子,都是好不易从高句丽王宫中搜到的。既然是以战利品做本钱,将获利分出来也是应当的。只是,儿子就不必要那一成的银子了,吃住行都在宫中,也没有花费的地方,还是请阿耶处置的好。”嘿嘿,五百多万两银子,自己真拿了,不会让人猜忌?也亏得表弟在信中只是说两成归皇家。这可是他自己凭着本事赚取的,只是数额太大了,不然,完全不必分出来的。
“阿耶,表弟说,要求新罗的几家大家族支付赎金,共计二千二百万两银子,只是新罗人太穷了,恐怕他们拿不住来,就算能得一半也是极限了。”李承乾继续道。不由摇头,表弟真是钻钱眼里面了,无论何时都忘不了赚钱啊。
崔瑾自然是不会吃独食儿的,无论最后得到多少赎金,他自己c李治c房遗爱各一成,安修仁c柴氏兄弟等人合计一成(包括崔玦c格山c狄仁杰c徐齐聃),一万余名将士合计一成,未在新罗的其余将领合计一成,未在新罗的其余十余万士兵合计两成,其余两成归大唐皇家。
李世民飞快地盘算着,冷哼一声,道:“虽说新罗乃小国,但那些大家族可是富得流油,仔细搜一搜,二千二百万两银子还是能够拿出来的。”
“阿耶英明!”李承乾暗笑不已,现在一提到钱,自家老爹也很不客气了,怪不得稚奴那么爱钱呢,都是血脉传承不是?
想到女婿给自己带来的若干好处,李世民也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吩咐道:“给小十三郎回信时告诉他,见好就收,不要把善德逼急了,最毒妇人心,又有‘狗急跳墙’之说。故此,在大军尚未压境前,还是小心一些,委婉一些,拖延到你姑父腾出手来再收拾新罗。”
“是!儿子也是如此认为。”李承乾欠身道。所不遗憾是假的,看到那么多银子,还没在眼前晃一晃,便飞走了。好吧好吧,反正以后都是自己的,就如那大家族,嫡长子承继爵位和最少七成的家业c全部祖业(包括祖宅c祭田等)。如此想着,心里也稍稍舒坦了些。他深知,只要自己不作死,那个位置便妥妥的是自己的。而自己会作死吗?肯定不会。
太子手里的权力过大,钱财过多,这让当皇帝老爹的如何想?会不会怀疑太子翅膀硬了,想单飞了,想培养势力了,想谋取自己的屁股下的位置了?当皇帝的,越是英明神武,越是戒心满满,即便是自己最信任的儿子,一旦涉及到权力,那信任也便成了泡沫,一戳就破,根本禁不住几次考验试探。多年前,李承乾便从崔瑾亲手编写的《帝王策》中体验到。太子不易啊,古往今来,能从太子顺利继位的便没有几人。所以,李承乾越来越小心谨慎,时刻将“孝道”牢记心头。天子,先为君王后为父亲c丈夫c儿子,不要试图挑战他的权威。
长子知情知趣,李世民心头很是欣慰:“你也不必全部交上来,毕竟是小十三郎的一片心意。”留多少给长子呢?稚奴跟着小十三郎出征,倒是大大地得了便宜,所以,也不能让长子太寒心了。那么,就给他一成好了,也是几十万两银子呢,就让他投入到他的东宫禁卫中去。
其实,李承乾不缺钱,这些年,无论是崔瑾的某些产业的分红,还是从海上获利,几年下来,便是一笔天文数字,幸亏有银行,不仅安全可靠,还可以吃利息。算算,自己的身家有多少呢?嗯,还得回去清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