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去准备了。

    东京汴梁,宫城,大庆殿。

    五更正,景阳钟响,百官各具公服,迤逦而入。

    五更三刻,净鞭三下响,道君皇帝升殿,高坐于上,威严之中,却隐隐露出一丝疲惫。

    殿头官高声喊道:“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

    话音刚一落下,群臣之中便走出一位身长八尺,魁梧伟岸的官员来,身着画龙紫服,颔下胡须有些稀疏,正是当朝太尉,领枢密院的童贯。

    童贯出班奏道:“今有青州清风山贼首晁盖,宋江,聚集凶徒恶党,为害一方。先劫生辰纲,再掠清风寨,罪恶滔天,罄竹难书。青州知州慕容彦达,发兵围捕,却不幸为贼所趁,身死清风山下为国捐躯。如今山东震荡,人心浮动。微臣愚见,当早派天兵,将其诛剿。若迁延日久,养成贼势,恐不易制伏。”

    天子闻言,先是吃了一惊,随即怒火中烧地拍着龙椅喝道:“贼势如此猖獗,何不早报?”

    童贯回道:“只因慕容知州言之凿凿,要在七月底之前踏平清风山,因此微臣也不好插手其中。”

    “没用的东西!”

    天子骂了一句,却也觉得没什么意思。毕竟已是天人相隔,他骂的再狠,慕容彦达也听不到了。

    沉吟片刻,天子金口吩咐童贯道:“如此,便委你为统帅,禁军兵将,任你挑选,择日出征,前去剿捕。满山贼寇,若是放跑了一个,孤唯你是问!”

    童贯拱手领命,刚要退下。他身后却走出一人来,拱手奏道:“正所谓,割鸡焉用牛刀。太尉方丛西北归来,征尘未除,马不停蹄便要再往山东,实是辛苦了些。微臣不才,保举一人,定能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扫平清风山。”

    天子低头看去,乃是淮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蔡攸。

    蔡攸是蔡京长子,时年四十岁出头,虽不是进士出身,但却甚得天子信赖。自当今天子登基以来,步步高升,虽比不上王黼超晋八阶那么惊世骇俗,但已是当朝有数的权臣。

    童贯诧异地看了蔡攸一眼,又不动声色地看向了位居群臣之首的蔡京。

    蔡京微闭着眼睛,看上去昏昏欲睡,但拢在袖子里的一双手,却微微地攥了起来。

    天子并没有留意到蔡京与童贯的小动作,而是感兴趣地问蔡攸道:“爱卿所荐何人?”

    蔡攸恭恭敬敬回道:“此人乃是开国名将呼延赞之后,现任汝宁郡都统制,单名一个灼字。微臣常听人言,其颇有乃祖之风,有万夫不当之勇。臣保举此人,统领马步精锐军士,征剿清风山!”

    天子问童贯道:“太尉以为如何?”

    童贯笑道:“居安心疼我这把老骨头,臣感激不尽,一切听凭陛下圣心独断!”

    天子点了点头,想了想道:“谅那清风山匪,不过千人,仗着地利,才侥幸苟活至今。居安方才说的没错,这些年劳累太尉东奔西走,委实辛苦了些,孤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所以这一次,便听居安的。”

    稍微停顿了一下,天子吩咐拟旨,授呼延灼兵马指挥使,统帅本部兵马,克日拔营,兵发青州。

    散朝之后,童贯并没有着急回府,而是在宫门外等着蔡京的车辕。

    民间童谣,打了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蔡京,童贯两人,互为臂助,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些年来一个在内一个在外,相得益彰,几乎统治了整个大宋朝堂。

    两个人,又都是那种精明到了极致的人,拔出根头发来都是空心的,因此见面之后,也无需多言,只是稍微寒暄了两句,童贯便已明白了过来。

    蔡攸,这是要自立门户啊!

    回到府中,除了官服,童贯只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脑海中回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