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但每逢单日,集市上也不会显得过分冷清,这里因为最靠近大周门,时不时的总有些想撞仙缘的男男女女,蔡国各家贵族派来明面上说听从大周门差遣的跑腿,蔡国周边各国的细作,能说出来历或者说不出来历的凡俗武林中人,甚至蔡国之外的修真门派弟子,身份不明的练气散修等等林林总总的各色人物愣是使张家集即便在单日子时也显得有有几分热闹。

    刘三儿自从入了大周门之后来过几次张家集,所以一进集市,就直奔一家名为“通古楼”的客栈走去。这家客栈各方面还算不错,虽说规模不大,但房间干净,饭食味美,住店还送烧酒一壶,消费够一定银两更有“宜春楼”进门腰牌相赠,可算是实惠到家了。

    前几次在通古楼住宿,刘三消费的银两每次都足够获得一枚宜春楼的进门腰牌。他对宜春楼好奇已久,从各种风物志到各种名人榜中,都或多或少有宜春楼的影子,但描写都相当含蓄,大意只说是个美妙的地方云云。越是这样,越使人浮想联翩。但因为赶路的时间太紧,前几次只好把腰牌换成等价值的烧酒在路上喝了。

    宜春楼在蔡国和蔡国附近国家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号,总楼所在未知。一枚宜春楼的进门腰牌价值二两银子,能换通古楼最好的烧酒两大坛。而宜春楼的进门腰牌还是一次性的,进门之后就会被没收,下次想进还得重新购买。但就算这样,据说宜春楼里也不却宾客,每当张家集开集时,外面经常会排起几丈远的队伍。

    刘三儿这次的送信任务按照地图上的标注,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足,又有大把的银子傍身。所以他这次准备在离开之前,一定看看宜春楼里的样子,以了却多时的遗憾。

    大摇大摆的进了通古楼,刘三儿甩给迎来的跑堂几钱碎银子,让人领着直接去了后院的“天字十一号”上房,又吩咐跑堂的让厨房做一桌拿手的饭食送来,便关起门来闭目打坐起来。他虽然对修行不很上心,但七年的时间也让他养成了习惯,一旦一天不练那《阴符经》,他反倒浑身都不自在。

    “梆梆梆”刘三儿刚入定了两刻钟不到便听到敲门声。这么短时间不可能做好一整桌饭食,所以他睁开眼朝门口的位置望了望,在不能确定是不是刚刚那个跑堂的之前,神色有些阴晴不定。

    那敲门声又响了几次,见屋内无人搭话,便改为说话,听声音应该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兄台,我知道你在里面,如果现在不方便答话也没有关系,但请务必在酉时之前到天字六号上房一叙,在下蔡国赵家家主赵无量,叨扰之处还请见谅,先告辞了!”

    那声音说完,也不等刘三儿答话,人影随之远去。

    “赵家家主前几天翻《蔡国风云录》的时候倒是主意过”刘三儿喃喃自语道。赵家家主赵无量,蔡国京师人,经营石料生意,武功三流,擅长雕刻,对修仙问道痴迷不得门路,屡次想拜入大周门都被门主以没有灵根为由拒绝,但却交友广阔。

    赵家家主这样的人跑到大周门附近但也正常,只不过听他刚刚的口气似乎不是来寻找仙缘的。刘三儿来回思量了一阵,也没有什么头绪。现在离饭食做好的时间尚早,刚刚听到赵家家主之言后又无心打坐,干脆起身准备去前厅先把银子付够,拿到宜春楼的进门腰牌后去里面探探究竟再回来。

    此时天已大黑,院子里的灯笼都亮了起来,刘三儿没走几步便不觉得的朝那天字六号房间看了一眼。正好有一七八岁的男孩推门而出,长得倒挺机灵,就是看上去病恹恹的,宽大的袍子和瘦弱的身体有些不相搭配,不过一看就不是书童,仆役直流。

    男孩朝刘三儿做了鬼脸,但难掩病态。

    “赵家家主的儿子?”刘三儿心想着,只是朝男孩眨了眨眼,转身便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