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九章白帝城怀古及瞿塘峡

    追仙太子一行人游览了天坑地缝后,来到白帝城。白帝庙坐落在瞿塘峡口长江北岸,奉节城东的白帝山上。远远望去,红墙显影,树木葱郁,楼台亭阁点缀其间。朝霞如锦、彩云缭绕之时,更有仙山琼阁之美。

    白帝城的大门前,有高大的铁树。大门两边,各有一座石狮子。大门很高大、宏伟,用青石做的拱门。墙柱上、门楣上、两边的墙上,全是五颜六色的彩绘图案。门楣上书写着“白帝城”三个隶书大字。

    夔门由两岸高山凌江夹峙,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又名瞿塘峡、瞿塘关,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中瞿塘峡的西门。

    站在白帝城上,远望夔门,只见长江三峡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三十丈,形同门户。长江上游之水都汇集于此门而进入长江三峡。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十五丈,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

    夔门两侧的高山,南边的叫“白盐山”,北边的叫“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白盐山系因粘色似白盐而得名;赤甲山因山上的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所以名叫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两座山因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壮丽的片段景观。面江迎风的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却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无限美景。

    追仙太子问四川按察司副使宋国华:“宋大人,你可知道白帝城有一些什么来头和典故?说来我们听听。”

    四川按察司副使宋国华讲述了白帝城的来历:

    白帝城原名紫阳城。

    据说西汉末年,当王莽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自称蜀王,并在此屯兵积粮。公孙述在天府之国里,势力渐渐膨胀,野心勃勃,有帝王之心。

    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

    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公孙述便故弄玄虚,宣传造势,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自称白帝,并在这里建造都城,将所建城池紫阳城取名“白帝城”,这座山也改名“白帝山”。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刘秀攻入四川,公孙述战死,白帝城毁于战火。

    在公孙述称帝的十二年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后人为怀念他,在白帝山上建庙,立其像祭祀,称为“白帝庙”。

    由于公孙述非正统而系僭称,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四川巡抚毁了公孙述像,改为祭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

    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33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遂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汉人物的状况。

    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追仙太子又问:“宋大人,还有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典故‘白帝城托孤’,你也讲讲。”

    宋国华继续说道:“当初,先主刘备因为气愤孙权违背盟约,偷袭并杀害了正与曹操鏖战的关羽,不听从诸葛亮劝阻,决定东征,为关羽报仇。当年七月,刘备亲自率领各路兵马讨伐吴国,但是最终战败了。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于永安病危,将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从成都召来,交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