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飞这一代人对于小时候去百货大楼买东西,几乎已经没有太深的印象,如果不是重生一次,重新回到这个年代,他可能都记不起来,现在的绝大多数商场,买东西的发票,发票出具方,并不是某某商家,一般情况下,不管买家电、衣服、食品之类的,发票的出具方都是同一个:商场方。
后世有人骂马芸卖假货,但很少有人讲王建林卖假货,一方面是因为万达在商铺管控上的确做得很好,基本都和商家直接合作,假货空间几乎不存在;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万达的经营模式,不直接对顾客购买货物负责。
这种模式下,商铺朝夕可换,商家口碑差,对于商场基本没有什么影响,无非就是换一家来做而已。
至于亚细亚这么好口碑的商场,到底会不会有假货,这个问题梁一飞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是,细想之下,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首先,亚细亚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无论服务态度多好、设施多完备,再怎么做口碑,它的目的,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
这点和公家的百货大楼还是有细微区别的,百货大楼存在的意义,说起来,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第二个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是这两个东西,都是明面上‘说的’,那么落实到实际中,由于公家企业的制度规范性和稳定性,百货大楼的负责人也好,各层领导也好,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稳定,不出问题,宁可不赚钱,也不能出乱子、背黑锅,进一步导致自己的工作受到影响。
所以在百货大楼这样的地方,紧俏货普通老百姓买不到,负责人开后门高价卖给熟人,甚至拿出去倒卖的情况是很频繁的,但假货,的确少一些,因为没有利益驱动和动机,或者说,利益驱动远远大于危险性。
直到这两年,百货大楼部分开始对外承包,这种现象才有所改观:紧俏货只要有钱,都能买到了,但是呢,不保证就是真货。
同样的道理,亚细亚作为民营企业,如果它的‘利益驱动’,远大于‘风险’,那么卖假货,完全是可能的,并且是一定的。
马克思讲得十分到位,有200%的利润,资本家就能够践踏人世间的一切道德和法律,微笑服务能赚钱,资本家就微笑,跪下能赚钱,资本家会毫不犹豫的下跪,如果卖假货能赚更多的钱,那么很显然,资本家当然会卖假货。
还有一种情况,也可能导致卖假货---资金不足。
梁一飞本人对于亚细亚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上辈子记忆里,商场就是百货大楼、万达这样的存在,这辈子,他又不常逛商场,需要什么直接花钱都能买到,在他面前,没有所谓的紧俏货这么一说,所以自然不会刻意的去关注一个跨省的著名商场。
今天陪着袁欣然逛仟村百货一整个下午,听她说了一些关于亚细亚发展的情况。
亚细亚虽然很有名气,但是也就在93年的时候,还仅仅局限于豫省一地,不过两三家商场而已,从一两年开始,忽然改变稳扎稳打的策略,飞快扩张。
扩张这种事,是需要钱的,更何况是商场这样的大型项目?疯狂扩张的背后,需要海亮的资金来支援,修建商场前期投入巨大、运营商场更需要持续投入,而商场这种经营性地产,回本的速度在最初并不算快。
一个商场,就把温玉春这样曾经半只脚踏入滨海市顶级老板行列的人都彻底拖垮了,亚细亚集团才成立几年?即便是在本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它能有多少资金来支持扩张?
更何况,它走的是自营自销的路线,囤货的资金就要吓死人。
这种大策略之下,贷款当然是必须的,那么亚细亚会不会在别的方面想一些‘歪点子’?或者说,对某些不太合规的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都是未知之数,最起码都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