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由于北京的特殊性,全国各地的精英,都想来京发展,不光商业房,居民住房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顾思远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他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盖一座商业楼,这样不但自己,不用租别人的商铺,还可以把一部分商铺出租出去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时,除了妻子,没有人支持他,在别人看来,盖房子要有地有钱,这些年他虽然挣了不少,但离启动资金相差太远。
顾思远再一次联系自己,全国各地的战友,说服他们和自己一起创业
赵慧兰的父母去世的早,她和哥哥赵文斌,兄妹情深。父母去世留下一套两居室,和两幅收藏的名画,说好遗产兄妹平分,但是,赵慧兰觉得,自己家日子已经相当好了,就和丈夫商量,把父母的遗产全部给了哥哥。
顾思远想投资房地产,缺乏资金,在关键时候,赵慧兰说服哥哥,支持丈夫投资房地产。
赵文斌和妻子李萌,都是普通工人,他们不懂经商,也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但是由于赵云飞小时候是赵慧兰养大的,再加上遗产本来就有人家一份,所以夫妻两个想来想去,还是答应了,毕竟顾思远的商业头脑,一直在一般人之上。
赵文斌把父母留下的房子,和名画都卖了。只是谁也没想到,那两幅名画的价钱,远远超出房子的价钱。李萌有些后悔,那可是一大笔钱,但她并不能阻止什么。
就这样,赵文斌把钱全部给了顾思远。
顾思远筹集到了启动资金,马上就注册了公司。
可是,在买地环节出现问题,就在他一筹莫展时,昔日的老领导王卫军,通过老岳父的关系,转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在王卫军的帮助下,顾思远拿到了第一块地,也拿到了部分银行贷款
随着他的第一栋商业大楼的竣工,他的商业帝国的底部建筑,也已构筑完成。
他成功地进入房地产界,这在当时,被称为传奇。
顾思远人生的第二桶金,远比第一桶金赚的多的多,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
他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他把战友投资的本钱和分红一分不少的还了回去。有两位战友分文未要,只要公司股份,这让他备受感动。
赵文斌本不打算把投资收回,但妻子觉得投资有风险,再三催促他要回投资。在之后的几年里,赵文斌一直后悔自己当时没听顾思远的,要不然他也有公司的股份
房地产巨大的利润空间,让顾思远尝到了甜头。
他不在满足于盖商业大楼,1998年对中国房地产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分水岭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房地产很不景气,很多开发商纷纷卖掉地,退出市场,而顾思远做出了超乎常人的做法。他一下子买了两块地。别人都说他晕头了。
但是,1998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的政策,主要一个就是,取消了福利分房,这也就意味着,所有人取得的住房,都要到市场上去买。
这对顾思远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在这场变革中抓住了机会。他的两块地的价格马上上涨
他的第一栋商品房,一开盘,房子就被一扫而空。这个利润是巨大的,他又开始买地,紧接着,他的商品房,一栋栋拔地而起。2003年虽然受“”的影响,房子不好卖,但对他来说,并没影响到什么。
顾思远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艰苦奋斗,2004年他的的事业如日中天。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发家史,可以写成一部小说。他无数次的给女儿讲,他在商界是如何打拼,如何努力,如何把握住商机,如何永不言败
他希望女儿学业有成,能继承家业。
他本想把女儿送到国外读书,但就这么一个宝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