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作的续道儿,金爷摇头晃脑的专着心儿的琢磨品味,听到妙处高声的叫好儿,像听了什么名角儿的戏唱段子,当然的要赏主厨师傅连干三杯,平日里本不受待见的红白大师傅得了这等的夸奖,更是加着劲儿卖弄本是不告人的私下手段,金爷也是顺着味儿的留样于心。

    金爷对于烹饪的好奇一点没见淡漠,而是越来越加着劲儿的满城留心的品尝,身板儿本来就敦实,甜咸厚味的不断就越来越胖,南北厨艺奇技绝活儿的妙处更是领悟了不少。他年轻时候更是个爱动手的勤快人,这见识的多了,兴致就挡不住的想练练手段操演。金爷于是满东西城的食材铺号采买山货鲜珍备齐,回家就依葫芦画瓢着颠勺烩炒,尝试着复做那些作序讲究的菜式,弄的像模像样的或是一塌糊涂反正不会糟改里子料道,最浅着也好歹是填了一家的口腹嚼果儿,一来二去的烹饪技艺渐有长进,南北食材敢下手侍弄个色味俱佳,是不是正传门道没人闲茬儿挑理,就是点着筷子说不地道,金爷也能梗着脖子不服气,博取众长也是个歪理偏道儿。

    金爷偶尔招呼食朋酒友成席,也渐渐得以口碑相传的名声,他竟以南北通能的名厨自居,金爷的手艺因此在京城厨界以至于以讹传讹成了一番传奇。

    这个爱好竟至后来因为家道败落,而却成了得以维生持家的卖弄手艺了。

    听风闻味儿得来的手艺终也不是正门绝学,也就没个正传的胆量到京城盛名的中厨饭店应事儿,到洋人门脸儿的北京饭店执掌中厨那还算是糊弄的过去,只是厨工多而且是在洋人饭店,中厨菜码点用少,月钱也就不多。

    金师傅虽然家道败落,屈身后厨炒作,是为了生计持家而并不在乎是脏累案面下人的操作,可就是不能低了本家名门之后的身段儿。金爷点头哈腰的迎奉顺溜从来不会,不像其他厨子顺着洋人适口的路子调作,市面流行的菜式他按熟识的规矩,就是遇见闻所未闻的料作点派,他也是自己掌着主意该怎么弄儿,顺着自己心里的准谱,谁跟旁边闲篇奚落也不应。

    干了小十年在后厨,一直没得清闲,却也不被重用,月钱年薪也没多挣下,金师傅的杠头脾气只盯着手里的炒勺毫不在意,毕竟是凭着手艺有道的名声,端着不服的身量架子,洋人或执掌管家也不跟他特别较劲,但总归着觉得这个金师傅是个拧着脖子的硬顶。

    锦山听金太太述说着师傅的身世履历,眼前浮现着平日里师傅不声不响的接了派单做菜,炉火映红着师傅宽厚瓷实的胖大身躯,满头大汗着像照顾孩子那样细心调弄各种食材。

    金师傅并不会像其他厨子那样防着徒弟凑近了学手艺,俗话说教了徒弟饿死师傅么,那些厨灶上的精益手段看是看不出什么,都在盐醋一把抓捻的积累经验,何况饭店掌勺师傅并没有点拨小工们长进的专门责任,不背着即是让着徒弟长进,厨艺这道手艺,不用指明手段细节,明理儿的徒弟该必然会暗记于心。

    金师傅对小工徒弟总是笑眉慈目的照顾,小工们嘴里叫着师傅,他乐呵呵的觉得受着尊敬,自然把自己就当成正宗传授,从没把小工们当做是卑贱下手儿呼来喝去,中厨师傅少,金师傅接应差单太多,只是没太多功夫搭理徒弟们,但徒弟只要照准了问他什么,金师傅都言无不尽的细心演示。

    这也让锦山觉得师傅可敬可爱,当然是紧着心儿的孝敬态度。

    小工儿里尤其锦山在金师傅身边最勤快尽意,也是因此金师傅把锦山偏着心儿的当做入门弟子。

    师傅的点滴好处是恩重如山,甚于亲生父母的生养,锦山对这个道理能懂悟,更从这次对自己这个外姓徒弟实心意的照顾中,跟师傅的亲近更深了一层。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