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来的横祸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都长安,年号武德。
唐朝初定,百废待兴,为夯实大唐基石,稳定人心,唐王朝颁布法令,安抚民心,让百姓安居乐业。某些国策不免损伤地方豪绅的利益,引起他们的极端不满,一些豪强纷纷起兵反唐。
武德元年十二月,梁州羌豪旁企地纠结土豪恶霸地痞土匪,举旗造反。叛军一路滥杀无辜,抢夺财物,鱼肉百姓。梁洲节度使派兵镇压,深得民心,沿途百姓鼎力相助。官兵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羌豪无力抵挡,溃不成军。旁企地面对乌合之众深知大势已去,匆忙率残部潜逃。
官兵乘胜追击,叛军犹如惊弓之鸟,慌乱中四处逃窜。
旁企地率残兵败将刚踏入始州境内,又突遭始州百姓伏击,叛军一番垂死拼杀,突出重围。眼见跟随者寥寥无几,人人风声鹤唳,那敢恋战。旁企地只好收起残余逃入崇山峻岭的密林之中,以求残喘之机,来日重整旗鼓。
深山密林,对于旁企地这些羌人来说,倒是十分适应。饿了猎食野物,渴了自饮山泉。虽然东躲西藏,但在惊慌之中却有一丝安闲,自得其乐。然而,他的部下有少许汉人,如此风餐露宿,哪能习惯?寻机悄悄潜逃之事时有发生,眼看跟随者越来越少。旁企地担心逃兵告密,为此对略有猜疑者采取“扼杀勿论”之策,如此举措,弄的人心惶惶,让跟随者敢怒不敢言。
一日,一名亲随偷偷逃跑。旁企地得知后暴跳如雷,亲自率众追杀。亲随慌不择路,逃至山顶丛林,攀上陡峭悬崖。旁企地穷追不舍,挥刀赶来。哪知前面是万丈深渊,亲随走投无路,跪地求饶。旁企地怒目圆瞪,手起刀落,一股鲜血飞溅而来。旁企地伸手一抹脸上的热血,抬脚将亲随的无头尸体踹下悬崖,继而抓起血淋淋的人头,狠狠砸向身旁的一颗大松树。人头迸裂,脑浆四溅,溅向喘息未定的兵丁,有的落在身上,有的落在脸上。兵丁们顿时脸色煞白,个个惊恐万状。有块脑骨直飞向一兵丁的脑门,那位兵丁眼疾手快,伸手抓住扔向脚下的小土坑里,上前气哼哼的踏了一脚,脑骨没入土中。旁企地发出一阵血嘶底里的长笑,笑声在山谷中回荡,恍如行将毙命的恶狼发出的哀嚎,听闻者无不毛骨悚然。
一缕艳阳洒在旁企地胸前的鲜血上,红彤彤的一片;那溅上鲜血气得发红的脸,在阳光照耀下,仿佛要熔化一般。笑声回落,旁企地大踏步走到抓脑骨的兵丁面前,拍了拍他的肩,高声嚷道:“石打药,好样的!本帅提拔你为随身护官。”
石打药本是一位卖跌打损伤膏药的江湖郎中,江南人,被旁企地强征入军。闻听恩赐,石打药只得匍匐下跪,违心答道:“诺!”
旁企地站在悬崖边,遥望着深壑对面的高山密林,突然发现林中有缕缕炊烟袅袅升起,隐隐约约还传来几声鸡鸣。他面露喜色,命令兵丁开路,朝对面小山进发。
兵丁们几经探寻,眼前出现一道万丈深壑,深壑中传来轰隆隆的水声。要想到达对面,简直是天方夜谭,只能沿路退回,绕道山脚下才能过去。
旁企地望望太阳,甚感时日尚早,便急令下山。兵丁们在荒无人烟的密林中躲藏数日,担惊受怕,饥寒交迫。忽见人烟,足下生风,穿树林,钻荆棘,很快到达山脚下。
不料,一条浑浊之河拦住去路。那河面虽然只有十来米宽,但水流湍急,浪花翻腾,犹如脱缰的野马,令人望而生畏。面对汹涌的河水,兵丁们面露惧色,失望不已。
无奈,旁企地命令兵丁沿河而下。大约走了十来里,河水缓缓而流,然而,河面却宽了许多。原来山的这边也有一条河,水质澄净,水流平缓,波浪不惊。一眼望去,两条河把高山夹在其中,一条清澈澄净,一条深黄浑浊,犹如一条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