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内部的军队,可总称为南军。与南军相对方的就是北军。北军也不是刘秀首创,早就存在,只不过刘秀把北军八校尉,兼并成了北军五校尉,简称北军五

    校。

    北军五校为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和射声校尉。

    五校尉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并存关系,俸禄都是比两千石,与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平级。

    其中除了长水校尉下设两名司马,其余校尉,都是下设一名司马,俸禄为一千石。

    一旦京城发生战乱,五军校尉可第一时间驻守皇宫外面的五个方向,与皇宫内的南军共同御敌,看其职责,是典型的戍京军,它应该归执金吾管辖。

    不过在刘秀改制之后,五军校尉皆听命于北军中侯,而北军中侯又是由天子直接任命,直接向天子负责的,如此一来,执金吾的职权又被大大压缩了。

    原本执金吾的职责相当于首都军区总司令外加首都警察局局长,刘秀改制后,执金吾就只是个首都警察局局长,首都军区总司令的职权没了,都被收回到刘秀的手里。

    有意思的是,五军校尉的俸禄都是比两千石,而他们的上级主管,北军中侯,俸禄只有六百石。

    以低级官员来管理高级官员,其实就是在进一步的加强中央集权,掌握北军的权利,都牢牢把持在天子一人的手里。

    这一番变动下来,看似杂乱,好多个兵种并存,但实则是荆条有序,而且执金吾、光禄勋、卫尉等等,都被大大的削权,权利高度集中在天子一人的手上。

    就连与皇宫关系密切的少府,也未能幸免,少府管理皇宫财政的权利被剥夺,这个权利被移交到司空的手里。

    这次是刘秀称帝以来,进行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就是在这次调整之后,被削权最大的执金吾,宣告退出九卿之列。

    原本担任执金吾的贾复,被刘秀升任为左将军。

    邓禹和贾复都是刘秀的心腹爱将,现在一个做了右将军,一个做了左将军,真就成了刘秀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

    今日的早朝,开的时间也格外长,朝中大臣也有较大规模的调换。不仅贾复被调职,光禄勋伏黯也被调职。伏黯自从面部受伤之后,便不再愿意上朝。

    可光禄勋不上朝也太不像话,他多次向刘秀请辞,刘秀都未允,这次,刘秀终于允了,任命伏黯为虎贲中郎将,由张湛接任光禄勋之职。

    张湛与伏黯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是武者,而张湛则是文人生。张湛这个人,还是邓禹推荐给刘秀的。

    早在汉成帝时期,张湛就已经做到两千石的高官,王莽时期,他在地方上也做过太守、都尉。

    邓禹西征,占领长安后,重新启用张湛,任命他做三辅之一的左冯翊,这次刘秀让邓禹推荐接任光禄勋的人选,邓禹便推荐了张湛。

    刘秀对张湛不太了解,让邓禹讲讲他的事迹。邓禹便说了一件张湛担任左冯翊期间发生的事。左冯翊这个官,其实就是冯翊郡的太守。有次张湛回平陵老家,在路过县府的时候,距离好远,张湛便下了马,牵马步行

    。当时主簿就劝他,大人不必下马步行,此乃自轻之举。张湛毕竟是一郡之太守,路过县府,要下马步行,这不太自轻了吗?

    张湛不以为然,反而教导主簿:“《礼记》有云,大夫士下公门,式辂马。”

    主簿听后,面红耳赤。

    这只是在张湛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而已,很多人都说张湛这个人太能装,太做作,每次张湛听了这样的话,都是嗤之以鼻。

    他常对人说:“我是很做作,可有些人为了行恶而做作,我为了行善而做作,难道为行恶做作就可以,我为行善做作就不行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