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百姓承不起

    浑君却推理

    苛捐多杂税,

    万历装死睡。

    臣以为为今之计,唯守行堤,亟开泇河。其利有六:

    一c泇河开而运不借河,有水无水均可通运。

    二c可以二百六十里之泇河,避开三百三十里之黄河。

    三c运河不借黄河,则我为政得以熟察机宜而治之。

    四c估计费银二十万两,开河二百六十里,比以前朱衡开新河,可谓事半功倍。

    五c开泇河必行召募民夫,春荒时开工,夏麦熟时人散,富民不用赔累,穷民得以救济。

    六c粮船过河,尽在春天之后,害怕河水上涨,运入泇河,朝暮无妨。其不必怀疑者则二;一保护祖陵,为民抗灾;二徐州向来苦于水患,开泇河可以保护徐州城,安定徐州民心。

    是时,工科都给事中候庆远亦以为开泇河有益于民。神宗说:应审度详悉,及时兴工,如经费不敷,许其增加,务图久远之计。至同年八月,泇河开通。但为时不久,黄河又在丰县c沛县等处缺口,为害如故。

    阁臣冒雨伏阙请罢矿税

    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二十三日,雷火击毁长陵明楼。神宗为此下诏讲求实政。

    大学士沈鲤请除矿税,并属同官沈一贯c朱赓各草一疏,等待时机呈上。

    一日,京师忽降大雨,沈鲤说:疏可以上了。皇上历来厌恶讲矿税事,不看这类的奏疏。

    今日我辈冒雨素服到文华门上奏,皇上必会感到惊讶而视之。于是他们诚心诚意地在雨中伏跪,请神宗惕然思省,翻然改过,速除矿税,勿轻视宗社,勿疏简政事。

    从辰时跪到午时,神宗还是不出来,最后派太监田义传旨:令他们“各守心供职,不要挟私沽名”。

    赵世卿疏论矿税“六不可不罢”

    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长陵明楼被雷火击毁时,户部尚书赵世卿上疏言:今日讲求实政,莫急于罢矿税。

    历来明王不贵异物,今矿税致民怨,为君德之计,不可不罢,此其一。

    取民无度,势将驱民从乱,致百姓群起反对朝廷,为国家之计,不可不罢,此其二。

    开山凿海,税及工商农民,而且操弓挟矢,残害良民,毁坏田庐,祸延鸡犬,数十年而不停止,为国体之计,不可不罢,此其三。

    税使四出,如虎如狼,到处挖墓,奸女,人无不怨恨,为民困之计,不可不罢,此其四。

    国家财赋,不在民间而在官府,今尽括入于奸人之室。以故不断催征旧欠税粮而积欠日多,不断征收关税而关税愈亏,库藏空,民贫如洗。为国课之计,不可不罢,此其五。

    天子之令,信如四时,陛下于三年前就下诏说:“朕心仁爱,自有停止之时”,今年复一年,更待何日!为诏令之计,亦不可不罢,此其六。

    请陛下试思:从服食,宫室,以至营造c征讨,何事不取于民,民何事不供上?百姓无负于国家,陛下何以不恤其难,岂能问心自安。

    今日灾变迭告,“欲回天意,在恤民心;欲恤民心,在罢矿税。无烦再计而决也。”赵世卿之疏呈上,神宗虽以为然,但终不罢矿税。

    楚府宗人击杀赵可怀

    楚王华奎贿赂大学士沈一贯,宗人华越上疏弹劾,被判以诬告罪。诸宗人皆不服,俱言华奎“伪迹昭著,行贿有据”。并到京城上告,明神宗不听,下旨切责诸宗人,罚禄削爵。

    万历三十二年(1604)秋,华奎又献银一万两资助大兴土木。诸宗人疑其输贿,渡江拦劫,湖广巡抚赵可怀令有司捕治宗人。宗人恨赵可怀治狱不公,庇护华奎,于同年闰九月二十四日集数百人持刀突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