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脚也出了屋子,她身边的陶妈妈早就等在一边,两人退到回廊的僻静处,陶妈妈俯在曹氏耳边轻声说道:“老爷那边派去的人都回来了,还是没有姑爷的消息。”曹氏的脸色越发暗沉,过了好一会儿方才黑着脸问:“我交代你的寿帖可都送去了?”“几位和姑爷相熟的大人们已经都收下了,只是那一位还没有准信。”陶妈妈的语气仍旧十分平静,听不出情绪有何变化。也罢,此次二房的宾客名单都是唐宜渊亲自拟的,有些是却是交情不浅也借此机会一叙,有的则是上下级之间奉上拜帖聊表敬意,并不企望人家定然会赏你这个面子。只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二老爷一行人杳无音讯,若是不能在寿宴前赶回来,那一大堆宾客该怎么办,府上三老爷也没个官身出去应酬也难以压住场面,大老爷虽说有个状元的身份,但是也今非昔比,现在堪居从六品寺丞由他出面招待一些官阶较高的同僚,说句实话未免也还有些失礼。

    “你快安排好人手带上快马,在京中各个门处守着,城外十里为一岗,直至乡郊,见着姑爷直接让他快马赶回来!”陶妈妈领命就要退下却又被曹氏一把拉住,她犹豫了会儿方才补上一句,“另外再安排两个人带上厚礼在忠勤伯府守着,若是到了酉时还没有二爷的消息,就把东西送进去。”

    事情紧急,陶妈妈得了吩咐,赶紧退下去打点安排。其实官宦家庭之间送礼、回礼往来都是有章法的,礼物送得过轻或是过重其实都是失礼,都是不清楚自己的斤两的表现。因而用上厚礼把忠勤伯“架”在那儿,让他受之有愧亲自上门赴宴,这样一来侧面向宾客们展示了唐府和江府的亲近,多多少少也可以挽回一些颜面,虽说此举定会招来人家的嫌恶,但是却能有效地达到目的,虽是无奈之举但也不得不为。

    曹氏安排妥当,又带上满脸的笑容若无其事地回到小佛堂和裴氏一道继续诵经。

    这边薛氏由金钿扶着顺着长廊慢慢走着,一路上金钿细细对她汇报着外头的那出棘手事,薛氏越听面上越发乌云密布。原来府上自初七开始就已经在族里的公祠摆上整整十桌的流水席,族里族外来凑热闹的人都不少,但唐府这次的席面办地却不漂亮,那几道大荤底下都厚厚地垫上了不少萝卜、芋头之类的东西来糊弄人,当时这菜一端上来,几个来蹭席面的二流子就不干了,桌椅碗筷都被敲了个遍,一边起哄一边编了歌谣在那骂,这几天这歌街头巷尾的小毛孩都学了去天天守在唐府门口唱着,再过几个时辰陆续就有宾客上门,若是见到这副场面真是把老祖宗的脸面都丢光了。

    居正堂这边十几个下人还在往来忙碌着,寿堂大致已经都布置好了,就差府上几位爷儿的墨宝了,居正堂门前的院子满满当当摆上十张大桌,最前头还搭了个戏台,唐母向来是个喜欢热闹的,因此这回特意请来了京中知名的戏班要好好热闹一番。薛妈妈此时就站在戏台子前头,在一群五大三粗的糙汉子中间指挥着所有的人,戏台怎么搭后台怎么布置,薛妈妈一声令下,这些男人们二话也不敢说就是一个劲儿去干活。门房的、库房的、厨房的、账房的、马房的不管是哪里有些什么事情,都务必要派人来到薛妈妈跟前来请示,一股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成就感充斥在薛妈妈的心中,而此时那个“一人”已经站到了她的身边。

    见着薛氏来了,周围的下人们都不禁将动静又放慢了几分,吵闹的声音顿时就低了下去,围在薛妈妈身边的人也识趣地先向薛氏行了礼,然后就退到一边。薛妈妈急忙快步上前将薛氏一路迎到屋里,把人都打发出去了,两人这方才说起话来。

    “那几个惹事的泼皮我已经派了家丁去把人都盯住了,至于那些胡编乱造的歌谣您也不要放在心上,官家间的闲事可是不少,听说宁国侯府的那位‘假公子’最近也回京了,侯府秘闻向来就更吸引眼球,也就是费些糖果点心那些孩子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