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在脑内脑补石灰粉涂脸的惨象,吓得一个哆嗦,深以为然的表示赞同。

    但日后等他真的亲眼见过异邦人也是正常的白皮肤,便会埋怨周延骗了他,其实周延也不想骗他,只可惜周延词语匮乏,实在不知该如何向他解释:此白非彼白。

    便只好胡言乱语。

    两人聊的正乐时,有小道童来传话让周延去见贾敬。

    贾敬向来不喜理会贾府中人,此刻让周延过去又是为何呢?

    周延过去时,道观里唯有贾敬一人,周延悄声过去,一时不知该叫他敬老爷还是道长。

    好在贾敬见到了他,唤他过去并吩咐道:“东府那边让我遣人送去回信,我思量着观里诸位不便麻烦,你既是从西府那边出来的,便由你送去回信,也好见见家中父母。”

    周延在这道观里已待了将近一个月,正愁着没正当理由不方便出观,可巧贾敬就给送来了出寺理由,周延当然一口答应。

    便问道:“要送去什么信?”

    “口信。”

    “老爷请讲。”

    “告诉贾珍,孙媳妇不必来见我了,若真有心,将《道德经》抄录下来便可。”

    周延想着这话简单,便记了下来,而观里的活早就干完了,于是简单收拾了行装,就下山去了。

    下山一道,走的缓慢,因山下至宁荣街尚有一段路程,周延在走累了时,就在路边的小茶铺歇脚。

    路边小茶铺这种地方,最适合听这些茶客闲聊都城中发生的热闹事。

    其中“英隐斋”重金求文一事,最是闹得沸沸腾腾。

    原来这英隐斋本是都城中,为侯门贵族说书取乐的说书先生,因为那张嘴皮子实在厉害,能将假的说成真的,有的说成没的,逐渐的“英隐斋”便成了都城中的名嘴。

    名声一起来,自然排场就大了,一般的官宦人家是请不起他的,只有那些王公贵族才有资格请他说书助兴。

    再然后,也不知是何原因,英隐斋宣布封口,再不说一段书,只用笔杆子写着故事,任由其他说书人讲述他写的那些故事。

    先前游园时,那两位女说书先生讲的《孤女还乡记》正是英隐斋写的故事,老太太也是听了“英隐斋”这个名号才让她们说两段听听。

    只是有如此大才之人,如今却要重金求文,真是古怪。

    周延仔细记住了收文的时间地点,想着自己也可以去试试,也许文被英隐斋看中了,还能得一笔重金呢。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