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为辅,逍遥做真意,李太易脚下祥云疾驰,不过几个呼吸间便跨过千山万水。
便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眨眼间四方山已经在眼前。
云纹绵绵,霞光绦绦,一条小径直上遥遥。
云里雾里,道理茫茫,一座道观无比飘渺。
祥光划破云雾,穿透黑幕,径直落向山巅。
道台上一人影如亘古长存,万古不化,身前是红光缭绕,身后是清辉盘旋。
突兀的,那人眉开眼笑,玉手一扬,门户大开,一道霞光骤停。
“辛苦道友了!”那人乐呵呵道。
“你我一心,何来辛苦之说,总算是幸不辱命!”来者边说边摊开右手,只见得半截玉指静静躺在手心。
“果然是它!”
“不错,确实是它!”后来者哈哈一笑,身形变缓,却是心神回归本位。
李太易微闭双眼,细细消化假身所见所闻,没过多久便是精光乍现,重新落座。
仔细打量手心那截手指,李太易心中思量万千,刹那间不知多少念头被他推翻。
初时感应到这场机缘时,他心中便隐隐有所猜测,若论当今天下,什么东西叫他产生感应的,那可真不多。
不是好东西不够多,而是李太易档次太高,高到离谱,这世间机缘没有哪个够得上他的品阶。
能叫他生出感应的,李太易思来想去,怕是也只有那只拖了他后腿的玉手指了。
若不是同源而生,那边是休戚相关的物什,除此之外也别无他物。
手指轻敲道台,李太易双目无神,两眼无光,也不知在作何猜想。
“童儿,去叫你金木,时民两位师兄来,为师有事吩咐。”
道台旁闪出一道人影,不是青衣童子,是哪个?
领了命,童儿推开屋门,小脸俊俏,一板一眼的转述李太易之言。
少时两道身影前来。
衣袂飘飘,一人是九宫八卦环绕,自显逍遥,一人是刀光剑影凛冽,锋芒毕露。
“师尊在上,不知招弟子所谓何事?”宋时民跨前一步,俯首道。
“为师此番有所得,不日将闭关修行,或数日或数年,期间恐生意外,是以叫你二人前来给些宝贝应付应付。”李太易随手递出两道宝光。
“此物唤作梦蝶符,一符致人幻,二符动真假,三符乾坤动,四符改天换地若等闲,移星换斗只在念间。当然代价也是颇大,慎用慎用!”
“此宝唤作驱山锏,一挥搬山,二挥倒海,三挥指江化地,威力不小,但是亦有颇大因果,不能乱用。”
略略介绍两宝,李太易再嘱咐二人:“该出手时便出手,无需多少顾忌,天塌了为师撑着,便是将天捅破了,也有为师去补。”
“不过若为非作歹,依仗宝器之功作恶,为师定然不饶!去吧”挥退二人,李太易叫青衣童儿随他两位师兄离去。
临行前,李太易将自家绿竹剑取出放入他手中。
“此剑威能颇深,你修行日久,也算能发挥一二威能,还需好生修行不枉侍剑童子的称号。日后你几位师兄若有需要也可持剑前去帮忙。”
言罢李太易也不多话,心神分出一缕关注外界,随后投入玉色手指之中。
仙肌玉骨非凡间,便是一截手指也有颇多奥妙,也能做上无数手段。
心神灌入,李太易稍作适应,只见得眼前灰蒙蒙一片,遮住眼帘,寰宇内外亦是一片迷蒙,犹如隔山观海,看不真切。
脚下是一处黄土地,不肥沃,却满是沟壑,半点生机不显。
一条河道直通天边,宽广无比,却是一眼瞧不到边。然而当中却半点河水也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