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一起风声消,晌午日头正热闹。
不是敲敲打打,喇叭唢呐,亦非琵琶弹唱,李家坳里竟然传来阵阵钟罄声。
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钟罄声,悠悠扬扬,颇有些难以言述的庄重感。
乡野村夫所奏,韵律音调离行家相差甚远,只是不知为什么,却饱含着他们所没有的情感在其中。
那是一种庄重,一种肃穆,一种对祖先的祈求祝福。
李人舸李双山并排站在最前方,他二人身后是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老赤脚抖一抖手中的拂尘,那是他这几日来日夜赶做出来的法器。
铁木做柄,百家发丝做须,这柄法器乃是他收集了所有人的头发制成的。
辅之以天地精华,三日来放在室外饱收日精月华星耀。
“午间到,时正好!”老赤脚朗声说道,随后拂尘一甩让众人入祠堂,男丁按照辈分,女眷祠堂外同样站立下去。
山间农村并非大宗大族,事宜也没有那么多讲究,更何况,与别家不同,他们是有活祖宗在世的,所以省去很多繁杂细节。
最重要的是让里间那位高兴,排位上的诸位祖先众人亦不会去遗忘。
神堂里,李太易心中曼妙,从早晨起,便是连绵不断的信仰香火涌入灵台,直到适才,达到顶峰!
灵台上云潮滚滚,霞光绦绦,四座颇有势态的大山耸立,其中三座郁郁葱葱,树木茂盛间,鸟语花香。
剩下那一座,黑雾翻腾,起起伏伏间,生机绝灭。
四方山中是一处山村,房屋错落,条条小径互相交错,甚至隐隐见到人影。
随着灵台上香火越盛,李太易端坐身子,两手掐诀,飘然间一阵玄光凝聚,光芒渐去,露出一枝朱砂色的毛笔出来。
莫名材料做笔身,那须须亦看不出是什么材质。
稳稳当当握住毛笔,银钩铁画,李太易口中念念有词。
“六道承运,天地共鉴,太易令约:今凡间人士李太易,德行俱佳,多行善举,教化之功甚厚,特封四方山神,持天之规,行天之矩,钦此!”
笔落语尽,风声起。
灵台上滚滚香火无风自动,悠悠然然朝他那片祷文汇聚,只见的当中赤色愈发耀眼,突兀叮的一声,一切香火消失不见,独独剩下那一道赤色昭文,恍若一轮大日,照耀整片四方山!
同一时刻,屋外头,老赤脚祷告结束,诸人亦是五体投地。
李太易朗声大笑,原本因凝聚昭文而消耗一空的香火,在这三拜五叩下瞬间恢复大半,甚至是那赤色昭文隐隐有了金纹缠绕其上。
大袖挥动,李太易微微一托,将屋外众人扶起,不见其人,其声自现。
“赐子孙,百岁长命,赐子孙,幸福安康,赐子孙,聪明伶俐,赐子孙,大道能享!”
李太易一边说道,手中一边落下道道玄光,屋内屋外一片霞光绦绦,五颜六色的光芒随着李太易每说一句话,便盛丽一番!
最终如同山倒,撞入每人体内!
屋子里间,李太易眉头一跳,随即又是一番无声大笑:“宋时民,汝颇有慧根,九窍俱全,倒不如随我修行一二,能否登仙便看你造化。”
屋外霎时寂静,片刻后老赤脚面上狂喜,强行按捺住心情对着李太易叩首,口中高呼师父在上。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此间事毕,我便传你道法奥妙。”顿了顿,李太易又道:“李云重,我观你亦有慧根,此前也曾与你相商,如今可想好入不入我门下?”
李云重正是前几日被招出来的那厮,今日旧事重提,李太易心中笃定,他是要入道门的。
果不其然,李云重不假思索,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