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9/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奶听过“人肉叉烧包”没有?”

    ““人肉叉烧包”是什么东西?”温妮莎一脸不解的样子。

    “人肉叉烧包就是用人肉做的包子。”叶亦深脸上装出凶恶的样子。

    “什么是“包子”?”温妮莎还是不明白,没想到她没有被“人肉”给吓到,反而是搞不清楚什么是“包子”。

    “包子就是……”叶亦深说时一想:“这个女人是个外国人,没吃过中国的包子,搞不清楚包子是什么,这个例子举得也太不好了。”

    他想到一半,温妮莎又继续问道:“包子是什么?”

    叶亦深心里有点气恼,却仍然回道:“包子是中国人常吃的一种食品,外面是用面粉做的,里面则可以夹各种的‘馅’。”

    “‘馅’是什么?”温妮莎又问道。

    “‘馅’……馅……”叶亦深话说一半又停了下来,他想:“我干嘛跟她说这些?我可是在逼供。”却听温妮莎又再摧他道:“‘馅’是什么?”

    “这个‘馅’就很讲究了,有各种口昧,可以吃甜的,也可以做成咸的,有一口豆沙的、韭菜的、大白菜的、瘦肉的、瘦肥各半的,也可以依照个人的喜好去做,看奶喜欢什么口昧,就可以做成什么口味。”叶亦深解释道。

    “这么简单,那我也会做。”温妮莎一副很有自信的样子。

    叶亦深嘘了她一声道:“做包子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学问,实际上要做得好吃,可不是那么简单。包子皮讲究的是咬起来有劲,吃起来滑嫩,吞起来顺喉,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几年的功夫就能做得到的,这全靠揉面师傅的一双手,要是面粉揉得不够,包子皮吃起来就会觉得松软没有咬劲,又或是揉得不够均匀,吃起来可就又粗又硬,很不舒服,揉面时要加水,水加得多少和加水的方法也会影响到整个面的品质,水太多则面易散,水太少则蒸不烂,加水定要一点一点慢慢加,一次不可以加太多,一个包子在掀开蒸笼盖的那一秒就可以确定是好是坏了。”

    “揉个面也这么多学问?中国人太罗嗦了。”温妮莎好像兴趣降低了。

    “非也,非也。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视吃的民族,也是最会吃的民族,光一个包子就有不知道多少种吃法,小笼包、叉烧包、汤包、割包、水煎包、干煎包……一大堆。”他停了停,偷偷吞了口口水,又道:“人生在世,当要会吃,吃是人生第一件大事,这吃之一道,怎么可以随便?所以啊,中国人才是这世界上最会享受、最会生活的民族。”

    “中国人是最会吃的民族,你呢?我看你是最会吹牛的人。”温妮莎开心的笑了起来。

    “我吹牛?我才不吹牛呢,中国人对吃可是绝不含糊,真要数的话,中国菜何止万种满汉全席虽说集中国名菜于一身,但也只限于宫廷之中,中国最好吃的地方名菜,或是地方小吃,那才是真的精彩呢”叶亦深愈讲愈高兴,好像忘了他在逼供。

    “你说包子有这么多种,你又吃过几种?”温妮莎反问道。

    “哈,哈,奶说别的我还不敢说,说到吃,我可不输人。这个包子嘛,我刚刚说的都吃过。”叶亦深回道。

    “真的?”温妮莎不相信。

    “当然是真的,不过,吃过这些包子不稀奇,要吃过有名的包子,好吃的包子才了不起。”叶亦深愈讲愈过瘾。

    “那什么是有名的包子?什么又是好吃的包子呢?”温妮莎看来也极有兴趣。

    “有名的包子,当然是属天津的“狗不理包于”最有名了;可是好吃的包子……”他说到这叹了一口气。

    “怎么啦?”温妮莎不知道叶亦深为什么说到这便停了下来。

    叶亦深叹完气才回她道:“真正好吃的包子可遇不可求,要在中国这偌大的土地上找到最好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