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讲述本文主角之前,我觉得应该先说明一下当时的局势,大家都知道自从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大地上相继更替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等五个短命政权,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五代。此外在中原地区以外的广袤土地上,一些拥兵自重的军阀也成立自己的王国,当起了土皇帝,此间并存着如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我们现在称其为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割据时代,纷争不止,战乱不断,强者生存,弱者淘汰。

    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家都明白谁的拳头硬,谁的兵马多,谁就可以做皇帝。当然到最后只有深谙此道的玩家,才能真正的顺势而为,成就自己的丰功伟绩。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郭威,之所以提到他不仅是因为他一手创立了五代之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后周,而是因为他对即将出场主角的影响也是巨大,可以算得上是伯乐遭遇千里马,英雄惜英雄。郭威原本不姓郭而是姓常,在他小时候随母亲改姓而来,郭威小时候家境贫苦,他本人也由此养成了勤俭自强的性格,为了谋生郭威最终选择了入伍参军。从一个大头兵干起,凭借着自己的胆识与才能,到后汉时期已经官至枢密使,枢密使这个官职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把持着军政大权,郭威能混到这个位置已经是很不错了。

    俗话常说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就在郭威仕途顺风顺水,位极人臣的时候,刚刚即位不久的汉隐帝却早已经对把持朝政四大臣起了杀心,其实这也不奇怪,毕竟身为万民之主的皇帝,总是不想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有人在面前指手画脚。更何况这四位(史弘肇、杨祐、苏逢吉、郭威)也不是省油的灯,互相心存芥蒂,时常闹矛盾,让当时的汉影帝很是不爽。汉隐帝最终决定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当然他的手段也很简单——杀人灭口。

    不久之后杨祐、史弘肇及三司使王章都去见了阎王,风声很快就传到了在外的郭威耳中。郭威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汉隐帝既然可以对其他重臣痛下杀手,对他也一样。与其在这儿坐以待毙,还不如化被动为主动,拼死一搏,郭威把心一横决定先下手为强。

    数天之后,郭威便率领自己部队杀入当时的国都——开封,结果了汉隐帝之后,郭威多了一个心眼,他并没有立刻自己称帝,而是另外拥立了当时后汉高祖刘知远弟弟刘嵩的儿子刘赟,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郭威使的障眼法罢了。果不其然,就在同年的正月郭威便杀了刘赟,及帝位,改国号为周。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刘崇得知自己儿子被杀的事情之后,也自恃占领着河东十二州,自立为皇帝,建立北汉。从此北汉与后周就结下了梁子,两国关系一直处在敏感状态,偶尔还会发生一些小摩擦,这也为赵匡胤今后的成名之战买下了伏笔。

    弑君自封的故事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并不奇怪,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皇帝更换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做,你方唱罢我登台,就这样短短几十年里皇帝换了好几拨。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郭威当时出于自保,发动兵变自立为皇帝也就可以理解了。

    只可惜天妒英才,正当郭威准备大展拳脚一统河山之时,却不幸病逝。作为五代十国少有的明君,郭威就连临死前都不忘叮嘱自己的后人葬礼不要大操大办,一切从简,更不能惊扰百姓。总得来说,郭威在位的短暂几年,后周的根基得到了巩固,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他的军事思想和为政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后来的周世宗,宋太祖两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郭威死后,因为他的儿子都相继被杀害,所以只好由他的养子也就是一直追随郭威左右的内侄柴荣继位。虽然柴荣并非郭威的亲生儿子,但他却有着与养父一样的宏图大志,都想开创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