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底毁坏了,使人们失去欣赏唐三彩那特有的美丽色彩的机会。

    不管怎样,这在世界上是第三次被发现,证实唐三彩曾渡海来到日本。

    这次在冲岛发现唐三彩,是世界上的第四次。

    冲岛出土的唐三彩,尽管只是一个彩瓶口的边缘部位,却有幸保存了它的本来色彩。经过人工复原后,引起人们对遥远古代的遐想。

    它那淡雅的薄绿和深沉的暗黄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又衬以洁白的背景,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古典美。唐三彩的色彩一般是绚丽豪华的,冲岛出土的则具有沉静、雅致的风格。

    这里追述一下唐三彩的历史。

    陶器上出现鲜艳的色彩,是从唐三彩开始的。达到这种水平,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唐三彩的釉质,是经低温焙烧丽成的。

    在中国,青瓷的高温焙烧技术很先进。它的起源可追溯到纪元前一千多年的殷、周时代。但低温釉的焙烧技术却很落后。

    汉、魏、晋时代,曾经试用吹氧燃烧的方法烧制铅釉。不过,制品的色彩混浊,质地粗糙。

    从隋代开始,能烧制绿、黄、白三种单色釉,而使用三种颜色制成陶器则开始于唐代,就是唐三彩。现在,对三种色彩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三种色彩是绿、褐、白,也有人说成绿、红、黄。因为它是经过升华而得到的色彩,难以简单地判定。换言之,它是一种极其微妙难以形容的色彩。

    唐三彩是盛唐灿烂文化的硕果,也给国外文化带去很大影响。

    日本奈良时代的”“奈良三彩”“——即所谓正仓院三彩,就是仿照唐三彩的。

    迄今为止,日本有三十余处出土了奈良三彩。其中,濑户内海大飞岛数量最多。

    在冲岛的考察中,已经发掘出奈良三彩小壶壶体十一只,壶盖六只。

    小壶上也描绘着黄、绿、白三种颜色。窄窄的壶嘴向外翻,儿乎和宽肩壶体相连。壶底配有高台座。

    和唐三彩相比,稍有逊色,但当你注目时,一定会使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古都奈良的幻象,真是唯妙唯削。”勃海三彩“、”辽三彩“、”伊朗三彩“都受到了唐三彩的影响。

    古代各国文化的交流如此迅速和广泛,真是出乎意料。

    伊朗三彩和唐三彩的相互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从认识的一致性考虑,有理由认为伊朗接受了中国的构思影响。

    总而言之,唐三彩在陶器制作上产生的”色“和”美“,世界艺术史己有定评。

    出土唐三彩的冲岛,是浮出玄界滩海面的远海孤岛,是被称为官币大社宗像神社的”神域“,东西约一公里,南北半公里,周围约四公里。

    古代留下来的宗像神社,聚三宫为一体。

    所谓三宫,即宗像郡田岛边津宫、大岛中津宫和冲岛冲津宫。

    早在江户时代,贝原益轩就发现冲津宫的古代祭祀遗迹。更早以前,青柳种信曾亲自登岛考察。在后来的明治、大正时代,又引起江藤正澄、柴田常惠等人的重视。直到战前,田中幸夫、丰元国等也前去进行过考察。

    一九五四年为召齐宗像神社复兴促成会,以小岛钰作为团长、以镜山猛为现场主任,对冲岛进行过考察,从此,冲岛作为古代遗迹宝库被人所共认。

    对千古之谜的秘境——冲岛进行学术解剖后,两万一千余件国宝和珍贵文物出土。”海上正仓院“在考古学界引起惊叹。

    出土文物极少破损。许多”奈良三彩“、”须惠器“等,大都可以复原。

    冲岛之所以能这样完好地保存遗迹,有以下原因。

    冲岛近千年来一直是封闭的岛。

    按照”神律“规定,岛上一木一石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