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今天的父亲别再这样了,带着你的孩子去球场奔跑去呐喊去游戏去强健身体,也许一代又一代,我们的野性与阳刚会重新注入到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二十一世纪,让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拉拉杂杂,从小到大,说了太多当父亲的好处,但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初为人父的负作用也是有的。

    人常说,玩物丧志,孩子虽不是物件,但玩耍中,这样的危险还是有的,过去多少有些事业至上,但有了孩子,就总想在家里多呆上一些时间,找一个借口就往家跑,周末加班,内心里也有了抵触。诸如此类,奔波的脚步开始有些放慢,但却并不着急,因为快乐。

    记得儿子降生不久,我获得了金话筒奖,本该激动,但可能因为儿子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奖励。金话筒奖励的是我的事业,而儿子的到来却是对我生命的一种奖励,因此不管怎样金灿灿的奖杯,也比不上行走在人群中,儿子信任地倚着我的肩膀安睡让我兴奋与感动,这是我获得的最高的奖赏。

    世界,你会还还我一个怎样的孩子?

    几年前去学者于光远先生家中采访,闲谈中先生告诉我们,在写各种专稿、大部头文章的同时,这几年一直在做一件事:为自己的小孙女写日记。

    先生觉得,小孙女从出生到掌握写日记的本领,大约得将近十年的时间,如果自己替她把这十年的日记写上,将来她自己接手,走到生命之路的终点,将会拥有一部完整的人生日记,从零到终点,岂不快哉?因此于光远先生快乐地做着这件事。

    时常想起先生做的这件事,不过做了父亲之后,我想做的并不是和先生一样,为儿子先写日记,然后将来他自己接上。而是时常有种感触:我们没有人,关于自己生命的记忆是完整的,岁月倒流,起始处依稀在三四岁的时候,再之前生命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但有了孩子,这一切就开始不同,从第一声哭泣开始,在他的一天天成长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不在自己脑海中的那段岁月,三四岁之前的那段记忆盲区,终于被儿子的成长填补了。

    过去我的母亲很少给我讲我婴儿期的表现,现在由于我儿子的种种表现,当奶奶的就经常来点纵向比较:“你当初比他还能哭”“你快两岁才会说话”“每天特别晚了你还不睡觉,比你儿子还能闹!”如此这般,在母亲的不经意流露中,我也多了对自己婴儿时期的感性认识,一直以为自己是优良少年的念头多少有些动摇,种种劣迹让自己摇头。但生命终于被完整地串联,这种喜悦冲淡了知道儿时劣迹的羞愧。

    常有人问我,要孩子有意思吗?

    我总是先掩饰不住笑容,然后答:“太有意思了!”

    不是有人说:孩子是我们的宗教吗?那我看自己,很象一个这方面的传教士。当初张悦和我聊初为人父的这个话题时,我的传教心态就暴露无疑,猛劝不没结婚的张悦一定要成为母亲,这之后更加变本加厉,遇到结婚没结婚的育龄男女,就告诉人家当父母的快乐。效果如何,从不考虑,也因此当同事朋友中真的有人怀孕之后,就自以为是认为是我的劝告起了作用,可人家极不屑地回我一句:想要孩子的念头比你还早呢?

    但我劝同龄人成为父母是有道理的,在现如今,和生命本身有关的快乐越来越少,我们常常在声光食色的刺激中,体味着一种快乐,但孩子来了,你才知道,看着生命在你身边一点一点萌芽,该是怎样一道风景?

    很多人选择两人世界当然有自己的道理,在我很多这类朋友的脑海里,认为现在走的这条路已经习惯,而有了孩子,相当于走上另一路,谁知那会是怎样的一段路程,一种风景。沿着这条路前行,快乐自然,但少有意外的惊奇和想像不到的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