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显得大不敬,是对别人的一种侮辱。平剧里"击鼓骂曹"那一出,就是个好例子:祢衡裸体击鼓时虽然自言"我露父母清白之体,显得我是清洁的君子"。但他的目的却显然在"赤身露体骂奸曹",用肉体暴露来破坏宴会里的,体统",从而达到侮辱别人的心愿⑺。

    古人们既然对肉体有这么古怪的看法,所以他们对衣裳的重视也就不足为奇。可惜的是,中国人的穿衣历史并不怎么光荣,一个号称有五千年礼仪之邦的大国国民,直到了汉朝还不知道穿裤子,这是何等妙事!黄帝只知道垂衣裳以治天下⑻,却忘了制造裤子,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乃至下传至秦皇汉武,大家都一脉相承了这个不穿裤子的道统!

    正因为汉朝以前的人不穿裤子,所以衣服不得不拖到地上,偶尔有"衣不曳地"的故事⑼,那只是相对的说法,身体发肤和小腿脚踝还是照样要加以管制,还是包过来裹过去,直包裹到一个新的"服妖"局面出现,然后开始天下大乱。

    所谓"服妖",按照《汉书》五行志的说法,是"风俗狂慢,变节歇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这样看来,每一种时髦服装的出现,除非是圣人制定的,否则就有"服妖"的嫌疑,而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举动的,若绳之以经典,则正好是"作……异服……以疑众,杀"⑽!

    不过,杀尽管杀,头脑开明的人们才不怕这种恫吓。在高跟皮鞋面前,没有人能阻止她们不放开小脚;在新式奶罩面前,没有人能阻止她们不挺出乳房;在三围耸动的肉体面前,没有人能阻止她们不曲线毕露!

    在这种酝酿过程里,民国成立是一个大转捩。在民国前九年(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爱自由者金一"就出版了《女界钟》。这书攻击缠足、穿耳、盘譬等旧式的对肉体与衣饰的观念,但也不赞成"欧洲女子之蜂其腰而鼓其乳"。无疑的,这部先知的著作多少还有折衷派的倾向,但写这一书的人绝没想到他所提倡的改革运动,在民国成立以后,居然慢慢展开,虽然进度是异常迟缓,可是变动之大却非他始料所及。

    例如在"截发"上面,辛亥革命以后,男人的发型有了很大的改变(辨子不见了),可是女人的发型的改变(去髻剪发)却是十六七年以后的事。当剪短头发的潮流刚兴起的时候,在内地曾产生许许多多的不幸事件,民国十六年的春天,武昌汉日的女人,有的为了逃避剪头发,只好到处躲藏,一次三十多个女人跑到一条小船上,结果大风来了,全部被淹死⑾。但是,尽管在内地的转变有很多困扰,十里洋场的上海,却首先开通起来,摩登的女子们在十六七年的时候顺利的剪短了头发,随着烫发的西来,"双丫"、"长辫"、"刘海"、"元宝头"等等发型部逐渐被淘汰,再由"电烫"变为"原子烫"、"奶油烫",直烫出今人这些千奇百怪的发型。这种演变,是何等现代化!

    再看服装,旗袍是一个大转变,它的转变不在宽边镶滚、不在领子高低,乃在袖子的减少、下摆的缩短与开权的提高,问时淘汰掉北方的扎脚裤跟南方的散脚裤,换上了长袜子,或是(脆脱掉长袜于,上露胳膊下露腿。这种演变的最后成功是民国十九年,当时男人穿露出一节胳膊的上衣还不准进公国,可是女人的暴露部位,却己赶过了男子!此外,另一种服装上的麻烦是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