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头一年,日元汇率像是决了堤的江水不断下泻。2000年12月20日,在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兑美元汇率还是113比1,然而,2000年12月25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到下午5时已跌至130.77日元兑换1美元,为三年来的最低点。2001年1月,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已低于1998年10月的130比1的水平。日元的大幅贬值,将对亚洲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经济天然具有依靠国际市场的特点,进出口在日本的GNP(国民生产总值)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影响进出口的日元汇率也就始终是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重点。根据著名的芒德尔-费莱明模型,在日本实行的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国内利率的下降,促进资本流出,使本币贬值,刺激出口。相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提高国内利率,促进资本流入,导致本币升值,抑制出口。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日本在浮动汇率制下保持经济内部平衡的主要手段。1991年后,日本经济增长停滞。2001年年初以来,日本经济不断下滑,第二、三季度连续出现负增长。日本政府预测,2001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将为负1%,2002年度实际增长率至多为零。为了改变经济长期低迷,日本继多次推出扩大公共投资之后,又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均未奏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了2001年世界经济预测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悲观地指出,世界经济如因美国经济回升延后而进入负增长,那么日本将会跌入连续三年负增长的深谷。
在这种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日本满足国内目标的必然选择。日本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点是扩大货币供给量,有三个具体措施:一、将日本银行现金户头存款的6万亿日元扩大到10万亿~15万亿日元,即把货币供应量扩大1~1.5倍;二、将购买长期债券的数量从月间6000亿日元提高到8000亿日元;三、积极购入企业筹资债券,为银行发债担保。
但是,在浮动汇率制下,日本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反对经济衰退的对内经济目标与亚洲各国希望稳定日元汇率的目标相矛盾。因为,日本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是结构性问题,必然会导致国际资本的流出,从而会引起日元汇率的贬值,是一个长期的贬值趋势。目前,金融市场人士认为,既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同意日元贬值,日元2002年有可能降至160~170日元兑1美元。如果日本中央银行看重汇率稳定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性,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调节日本国内经济就会受到限制。
现在关键是日本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关心日元贬值对亚洲经济的影响。日元贬值是日本追求积极货币政策的结果。积极货币政策,特别是增加货币供给量,对日本经济意义重大,是没有选择的选择。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是基于美国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这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崩溃。
日元贬值能否刺激日本出口从而带动经济复苏呢?让我们先回顾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奇迹导致日元长期升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发生信息技术革命,美国利率上升,美元急剧升值,日元相对贬值,导致日本对美贸易大量盈余,日美贸易摩擦日益激化,1985年9月,美日等5国财长与中央银行行长签订“广场协议”,旨在降低美元对日元等货币的汇率,由此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从1比240到1比200进而突破了1比150。日元升值导致了1986年秋季日本经济的短暂衰退。但是,日元贬值的出口效果是有不确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