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大战刚结束时,德国和日本经济已完全崩溃,然而,之后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济奇迹:前西德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很快就重新回到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之列,其中德国还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火车头”。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德国经济突然间失去昔日的荣光。1991年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经历着两个“失落的10年”。
1900年左右,美国悄然超越英国,登上世界经济第一的宝座,1950年左右,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40%,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20世纪70年代,“滞胀”一直困扰着美国经济,再加上日本咄咄逼人的追赶,使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无限风光的经济巨人精疲力竭。但谁也没能想到,美国经济率先走出长期困扰的“滞胀”,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前西德等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更想不到的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开始了长达8年的强劲增长,财政赤字大幅度减少,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也惊人的低,经济“好得难以置信”。在一片对新经济的热切期待中,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投资下滑,美国经济硬着陆,可是美国消费依然故我,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1997年之前,一个常用的词汇是——“东亚奇迹”。在过去30年,东亚是全世界非发达国家中唯一的人均收入持续上升的地区。自1980年左右开始,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所谓的“发展逝去的时代”,如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和东欧的经济转轨困难。而东亚却是例外,东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如其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东亚各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出口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率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曾经蒸蒸日上的亚洲四小龙,一年之间,全都跌在地上了。即便经过几年的努力,东亚各国和地区在消化了银行坏账后,成就“东亚奇迹”的高投资率仍然不能恢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印度的重新崛起是20世纪最后20年里世界经济格局所呈现的显著变化之一。早在1947年印度独立前,尼赫鲁在著名的《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就表达了印度对自身的定位:“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1947年独立后,印度受苏联的影响,采用了类似计划经济的体制,对经济采取了管制和计划,大力推进工业化。但这一经济体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问题,由于短缺经济的出现,印度政府开始发放各类“许可证”。从1947年到1991年这44年,印度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是令人失望的,长期处于2%~3%左右的低水平,被称为“印度式增长”。
印度搞了40多年的工业化,结果令人失望。1991年,印度出现经常性账户危机,外汇储备只够支持两周的进口。时任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告诉总理拉奥,印度经济正处在一个崩溃的边缘,但这是一个机会,可能把“危机”转化为“转机”,大胆改变传统做法,造就一个新的印度。在总理的支持和印度议会的同意下,曼莫汉·辛格的改革举措获得实施。印度政府于1991年撤销对软件出口及软件公司赢利征收的税项后,软件出口突然“井喷式”增长。1999年,蔓延全球的对计算机“千年虫”的恐慌又为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提供了天赐良机。印度的外包服务已经遍及全球,相当数量的跨国公司选择印度承揽他们的软件业务。信息服务业成为撬动印度经济复兴的杠杆,令习惯于走工业化道路的世界各国大跌眼镜。
印度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印度著名的IT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