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02年后,在国外需求特别是中国进口上升的拉动下,情况有所改善。2007年增长速度有所回升,但基础仍然相当脆弱。2008年遭遇世界金融危机,日本经济轻易衰退。

    为什么日本经济会突然减速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研究它的制造业。“日本制造”征服了整个世界,尤其是汽车、电子、造船以及钢铁等产业拥有多个世界级企业。日本的工业界几乎都是机械化,比如高级精密仪器和精密机床国际一流,而且可以说是效率非常高的产业。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的限制,没有开发商业飞机项目,却选择了机器人的技术路径,工业用机器人的生产量约占世界的7成。“日本制造”拥有高品质的国际形象。丰田汽车追求零缺陷的“精益管理”,成为全球管理界学习的典范。日本靠制造业维持了人均年收入4万美元的水平。

    日本制造业增长和工业增长呈高度正相关,而正是制造业减速,才拖累日本整个经济活动下滑。日本制造业技术进步在工业经济内已经到达“精湛”的程度,可挖掘的潜力有限,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投资的积极性也逐渐丧失,经济因此会停滞下来,进入“高水平均衡陷阱”。日本制造业利润在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后,在1991年进入平滑期,2002年虽再次大幅度上升,但2007年以后又停止增长,这说明制造业利润上升的长期稳定趋势已不存在。

    日本没有敏感地发现信息革命的出现。20世纪70代末本应发起经济体制改革,但日本一方面忙于应付石油危机和浮动汇率体制的出现,另一方面又沉醉于远高于世界平均值的经济增长,错过了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缺乏经济体制改革,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日本没能搭上“新经济快车”。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日本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日本企业仍然沉浸在制造业内精益求精,没有将信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丧失了持续增长的机遇。如图4-7所示,2001~2008年,日本软件企业投资增长不快,没有大幅度上升,与制造业投资相距甚远。

    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一书中指出,因为日本晚了一步搭上1985年开始的“新经济”浪潮,所以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即陷入长期衰退。在新经济条件下,20世纪既有的经济模式几乎都不管用了。2001年,德鲁克在《经济学人》杂志上也指出:“日本在心理上也没有准备好面对制造业衰退的事实。毕竟,日本之所以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是因为在20世纪后半期成为了世界制造业中心。我们绝不应该低估日本这个民族。纵观日本历史,他们表现出一流的应对现实的能力,而且他们可以做到一夜之间就改变。然而,由于制造业是日本经济成功的基础,制造业下降对于日本来说仍然是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在2002年出版的《学习经济》一书中指出,日本失掉了信息革命机遇: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有没有产生新兴部门的机遇呢?回答是肯定的。从1971年以来,世界经济悄然出现了一个革命性技术创新,即信息技术,带来一场技术革命的冲击波。这要求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之外,诞生和发展新兴信息技术产业,整体经济结构由机械化、电子化转向信息化、网络化;企业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此时,“赢者的诅咒”应验了。由于日本制造业的专有资本(先进的设备,人力资源和企业组织方式)积累水平很高,相应的工资水平也高;另一方面,日本的金融体制对信息革命反应不敏感,新兴的信息部门得不到原始资金供应,工资水平较低。所以,没有人愿意到新兴的信息部门去工作。结果是日本制造业的投资收益率进一步下降,新兴部门又成长不起来,经济结构调整不过来,日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