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增长的角度来说,中国依赖的不是农业,而是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现在,工业的增加值已经占到GDP的45%左右,与新加坡和韩国当年不相上下。而农业所提供的GDP只有10%,而且这个份额还在下降之中。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关键在制造业部门。

    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就敏锐地洞察到中国在制造业上分工的巨大潜力,他在《国富论》中指出:“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那么广大,居民那么多,气候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各省间的水运交通,大部分又是极其便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的国内市场,就能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容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如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余各地的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

    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逐步利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机会,寻求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的动态定位。制造业产业链可大致分为7个环节:(1)产品研发、(2)原料采购、(3)加工制造、(4)物流运输、(5)批发经营、(6)市场营销、(7)终端零售。1978年,中国加入全球产业链条时,是从第三个环节切入的。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第一次进入国际市场,在沿海省份设立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称之为“三来一补”或“两头在外”。同时,切入全球加工制造环节为中国经济取得关键性的经常性账户盈余,赚取外汇,避免了经常性账户危机,并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这个切入点看似平常,实际上很精妙。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于纺织业,印度1991年以来的经济奇迹起源于超常规的软件业,而中国经济起飞竟是从不起眼的“三来一补”开始的。

    中国的巨大成本优势直接带来了加工制造环节向中国的逐步转移,跨国公司不断把总部、生产基地、配套工厂和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利用中国便宜又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构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80年到2008年,工业制成品占全部出口商品的比重由12.4%提高到了90%以上。“中国价格”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硬实力。

    必须看到,新中国第二个30年中,中国服务贸易在全球市场上属于劣势。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稳步发展,通信、保险、金融、专有权使用和特许、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广告等现代服务出口则占比偏低。服务贸易结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向新兴的知识密集型转化的态势还不强劲。

    关于“中国价格”,首先要确定一下它的含义。从目前来看,“中国价格”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其物美价廉、非常实用的特性。中国经济体中,有经过改革的新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正是这些企业共同打造了“中国价格”。如图3-16显示,中国以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为主体的劳动力适应了“中国价格”的对劳动力的需求。

    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企业只处在中低端,附加值低、消耗资源大,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基本掌握在国外的跨国企业手中。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中国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还有很大差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增长迅速。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机制下,“乌拉圭回合”谈判①成效显著。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获得了稳定的多边法律关系,获得相对稳定的国际市场。中国制造业的三分之一到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