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国的计划经济有它的必然性。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要通过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那么如何走向工业化道路?中国必须创业,创业就有系统风险。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采用了“进口替代”战略,结果却是失败的。事实上,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有巨大的系统创业风险。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也受到当时国际经济思潮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影响了全球。在美国和欧洲经济一片萧条的同时,苏联经济却呈现出了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而这正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实现的。计划经济体制还传播到了新近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1947年独立的印度和1949年的新中国相比较,人均收入水平基本相似。1950年代初,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出任印度第一任总理,仿照苏联制订了多个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并对重工业大量投资,忽视轻工业,此后印度年增长率长期为2%,被称为“印度式增长”,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91年。在这样的条件下,以重工业为中心,搞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现实的选择。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但是中国普遍缺乏从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没有资本,只有少量苏联等国家的贷款,大部分靠国内储蓄。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1955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在五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总数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七万万两以上。用这样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国家建设,这在中国的过去历史上,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什么是计划经济呢?我们有必要描述一下。即所有的物资生产和分配全由国家来调控。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复兴之路》曾有一个精彩的采访。当时的年度计划会议要开几个月,担任过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综合司司长的朱之鑫回忆说:“那时候搞计划可以说像骡马大会,非常厉害。你比如说一个煤矿,我采掘多少煤,坑木需要多少要报上来,坑木怎么办呢?我又要去林业部门看它有多少木材,采集这个可以分给煤炭行业多少,然后再到铁路部门跑运输,就这样做计划。”很显然,这是一整套非常严密的计划生态链,它在一个高度集中、全面封闭的体系内运行,全国的企业就像一个个车间,国务院总理相当于厂长,计划委员会则是一个调度室,计划点菜,财政拨款,银行数钱,看上去是那么的井井有条。但是,这种计划经济对效率的排斥和漠视却已经是一件不需要来论证的事情了。前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曾担任过东风汽车厂(湖北二汽)的厂长,他在一次清华大学授课时说,企业和国家的界限就是一个仓库大门。二汽把生产的汽车交给一个国家的仓库,就算完成任务了,然后由国家计划来负责汽车的分配。

    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李富春1955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工业建设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而在苏联援助下的156个工业单位项目的建设,又是工业建设的中心”。“一五”计划还考虑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李富春在报告中表示,“五年计划对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了适当的规定。5年内,就业人数共增加约420万人,工人职员的平均工资以货币计算约增长33%”。“一五”计划中的投资分配是比较全面的,工业占58.2%;农村水利占7.6%;交通邮电占19.2%;贸易、银行和物资储备占3%;文化教育、卫生占7.2%;城市公用事业占3.7%;其余为1.1%。

    但第一个五年计划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生产和消费比例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