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主义,调查研究不应只成为少数人专利,在整风中,毛泽东决定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41年3月,毛泽东出版了他在土地革命时期撰写的《农村调查》一书,并为此书写了序言和跋。他指出:“现在我们的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
回想当年,毛泽东不无感慨,他写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他号召大家向社会作调查,要有满腔的热忱和求知的渴望,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者深入农村进行调查。图为蔡畅在延安1941年8月,毛泽东主持发布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后》,中央决定各机关都设置调查研究部门,负责“收集国内外政策、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阶级关系各方面材料,加以研究,以为中央工作的直接助手”。同时,“动员全党、全军及政府之各机关及全体同志,着重对敌友我各方情况的调查研究”。
1941年9月,由中共中央妇委、西北局联合组成的妇女生活调查团奔赴陕北农村作社会调查。调查团出发时,毛泽东前来送行,并发表了《关于农村调查》的讲演。他说:“中国需要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中国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可惜很多同志主观主义、自以为是,完全不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调查是长期的,今天需要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调查,然后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他还向同志们介绍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勉励大家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是延安受人尊敬的“五老”之一,年已过花甲,但为了深入实际,他不顾年迈体弱,冒着风雪严寒,亲自率领一个20多人的考察团赴甘泉、富县进行社会调查。20日,当一位手牵马缰、风尘仆仆的布衣长者率领一群人出现在甘泉县城时,当地群众得知这位白发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林伯渠,无不露出惊讶和钦佩的神色。在林伯渠的亲切询问下,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942年初,被毛泽东称为我们党的“明君”的张闻天,为了补上调查研究这一课,也率领人的调查团出发了。他在农村呆了一年零一个多月,足迹踏遍了陕北的神府、绥德、米脂和晋西北的兴县等地,对几十个村庄作了认真的调查。回延安后张闻天写了《出发归来记》的报告,以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坦荡胸怀,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解剖自己。他说,通过亲身调查,深感自己知道中国的事情太少。对于一个知识分子党员来说,很有必要冲破教条的囚笼,到广阔的、生动的、充满了光和热的、自由的天地中去翱翔。
张闻天的表现为纠正教条主义树立了一个榜样,带动了全党同志思想认识的提高。
在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指导下,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是在空前规模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辉煌。有的学者说得好:
“调查研究是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的桥梁。毛泽东通过这座桥梁,走出了一条中国式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发展了马列主义,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