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全面抗战开始后,身受战争灾难的中国人民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中国能否胜利?能不能迅速取得胜利?如何才能胜利?战争的进程怎样?大家对这些问题感到茫然。并且,所有这些问题随着战争过程的每一次胜败、进退,不断萦绕在人们心中。特别是徐州会战以来,这些问题更显得突出和尖锐。

    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的广阔地域上,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即“徐州会战”。会战经过了津浦沿线的初期保卫战、台儿庄会战和徐州突围三个阶段。在会战伊始时,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到处鼓吹“亡国论”,宣扬民族失败主义,说什么“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有牺牲,牺牲完了,我们抵抗之目的也达到了。”

    但在会战第二阶段结束时,即1938年4月上旬,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摧毁了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敌2万余人,这是国民党战场自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蒋介石被这次胜利冲昏了头脑,滋长了速胜的心理,以为只要打几个台儿庄式的胜仗,就能抵挡住日军,并无需动员广大人民进行持久战。他们宣称:台儿庄胜利后的徐州会战是“准决战”,“这一战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利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似抗战的胜利指日可待。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徐州会战一开始,国民党60万大军即陷入被动,分别被敌人阻拦、分割、包围,呈现败局,不得不向豫皖边突围。

    5月19日,徐州沦陷。

    随着“速胜论”化为泡影,“亡国论”再次抬头。炎黄子孙对抗日的前景感到迷茫。

    在此前,毛泽东已写作了一系列研究中国革命战争,揭示革命战争规律的著作,如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著名论断,并阐明了共产党对战争的态度:共产党人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支持和参加正义战争,并通过正义战争来消灭非正义战争。

    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阐明了战略战术的辩证法。

    中国共产党人在与敌人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个观念: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才能建立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念;只有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敌人,一步一步地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延安的毛泽东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伏案9天,一气呵成指导抗战的著名的纲领性文献——《论持久战》。他揭示了抗日战争的规律,描绘了抗战全过程的完整蓝图,拨开了人们心中的迷雾,解答了人们的疑惑。

    毛泽东认为,战争也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指导战争的人必须要研究战争的规律,尊重战争的客观规律,才能正确指导实践。毛泽东根据他对抗日战争规律的认识,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为什么呢?

    毛泽东指出:因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

    他分析道: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日本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可能速胜,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后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亡国论者只看到不利于中国的一面,速胜论者则相反,所以两者都不正确。

    毛泽东根据矛盾运动的规律,预见了中国持久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