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出师抗日,不同于以前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与国民党军队结成同盟,对付强大的民族敌人,出师后究竟怎么办,以什么方针对日作战,急需确定。是全盘听从国民党指挥,还是独立自主?是集中兵力打运动战,还是分散打游击战?是以作战为主,还是以建立根据地为主?这些在只有一腔热血的抗日将士中都是比较模糊的。
毛泽东早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在考虑一个切合实际而又最符合党的利益、民族利益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既能保证八路军有效抗日,又能发展壮大自己。全面抗战开始后,人数达万之众的国民党军队被推上了正面战场,担负起正面抵抗的战略任务。显然人数仅三四万的共产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起不了多大作用,打正规战也不是红军的特长。因此,在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人与国民党方面具体商定红军改编事宜时,1937年8月1日,毛泽东、张闻天致电周恩来等,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红军的作战原则,认为红军必须坚持“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
8月4日,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准备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毛泽东等电告他们就红军参战问题向国民党方面提出如下要求:
(1)整个抗战是正规战与游击战相配合,“游击战以红军与其他适宜部队及人民武装担任之”,在整个战略部署下,应给予“独立自主的指挥权”;(2)“担任游击战之部队,依地形条件及战况之发展,适当使用兵力,为适应游击战性质,原则上应分开使用,而不是集中使用”;(3)依现时的情况,“红军应出三分之一兵力,依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地区为中心,向着平绥路西进及平汉路南进之敌执行侧面的游击战”,“另以一部向热冀察边区活动,威胁敌后方”;(4)“发动人民的武装自卫战,是保证军队作战胜利的中心一环,对此方针游移是必败之道”。
这四条补充了8月1日提出的红军作战原则,其中发动群众开展“武装自卫战”的思想对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形成后来的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
8月10日,毛泽东又给驻晋的中共中央代表彭雪枫打电报,叮嘱说:我们在同太原方面的联络中,要如实地讲,红军只会打游击战,不会打阵地战;只会打山地战,不会打平原战,宜在总的战略部署下实现独立自主的指挥。
周恩来等依据上述原则,进行谈判,最后蒋介石、何应钦同意:八路军充任战略游击支队,执行只作侧面战,不作正面战,协助友军,扰乱与钳制敌人大部并消灭敌人一部的作战任务。
至此,毛泽东初步确定的游击战方针得到了国民党统帅的首肯,取得了指挥八路军进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的权力。
为了统一红军将领的认识,8月8日,张闻天致电在云阳的彭德怀和任弼时,告诉拟在红军出发前开一次政治局会议,讨论作战问题,地点在洛川冯家村。
洛川,当时是陕甘宁边区和国民党管辖区交接的地方,北距延安城90公里,南距国民党辖区10多公里。选择在洛川召开政治局会议,主要是便利正在改编的红军将领参加会议。
22日,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洛川举行,主要是讨论和制定中共在抗战中的战略任务和基本政策。
在会上,毛泽东作了报告,明确提出红军的基本任务是:
(1)创建抗日根据地;(2)牵制与消灭敌人;(3)配合友军作战;(4)保存与扩大红军;(5)争取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
为了完成红军的基本任务,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只能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于山地”。
毛泽东还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