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块洗手巾被拧干,递给正埋首于案前的邓小平。

    在巴黎艾德鲁瓦街17号《少年》编辑部,铁笔和钢板从早到晚一直在叽叽作响,如巴黎六月夜的一只不知疲倦的夏虫。

    我有个预感。周恩来递了湿毛巾之后,这样说。

    什么预感呢?

    周恩来说:“先洗个脸吧。你已经刻了整整八个小时的蜡纸了。”

    “你记错了,”邓小平说,“七个半小时。”

    周恩来看着他的小伙伴洗脸:“我有预感,国内的革命形势就要起大变化了。敌人的刺刀将会很快促成革命者的同盟。我昨天已经听说了,刚刚在广州举行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会议,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就凭恩来书记的这句大革命预言,你也要请我到楼下咖啡店喝一杯。”

    周恩来说:“下楼,下楼!想不到我们的油印博士还是一位敲竹杠博士!”

    周恩来下楼时觉得有些凉意,便又回房在衬衣外套上那件绣着6个小字的毛衣。

    邓小平笑嘻嘻拉住毛衣。周恩来说:“唉呀,小兄弟,你不是看过又看了吗?”

    “问题是你一遍也没有解释过!给你温暖,小超。小超谁?一定是个姑娘!”

    在楼下的小咖啡店里,银勺子搅着浓浓的咖啡之时,周恩来承认了,小超是个姑娘。咖啡店此时几乎没有什么顾客,只有一个瘦削的琴师在角落里拉一把小提琴。

    “漂亮吗?”

    “记不准什么模样了,”周恩来望着白墙上的铜杆壁灯,作很深的回忆状,“真的有点记不得了,只记得她的活跃胜过她的漂亮。她为了救我,冲过天津警察厅。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姑娘。”

    “你对她说过那句著名的话吗?”

    “什么话?”

    邓小平用法语说:“我爱你。”

    周恩来笑了:“没有。”

    “为什么不说?”

    周恩来搅动咖啡,说:“是啊,这句话,也该说了。我原先认为彻底革命者必须独身,现在觉得,革命伴侣的存在并不对革命有碍,真的,我这几天,好几次想到马克思与燕妮。”

    邓小平从怀间摸出一张明信片。“给你。”

    “什么?”

    “明信片,昨天买的,原先是想给四川老家发去的,后来想想,也没什么好写。先给你用。”

    “你的意思是,那句著名的话,能用明信片的方式公开表示?”

    邓小平嘻嘻笑了,像个大人似的开导对方:“这你就不懂了,恩来书记,如果一句最秘密的意思,能用一种最公开的形式加以表达,那就是说明……”

    “说明什么了?”

    “板上钉钉了。姑娘将会受宠若惊。”

    “你这个小鬼灵精!”周恩来哈哈大笑,银勺子里的咖啡抖到了裤腿上。

    一个半月之后,盖着法兰西邮戳的这张明信片抵达了中国天津,以至于杨振德拎着破菜篮子回到家,就听见了抑止不住的哭声。“小超?”母亲扔了篮子就到女儿床前,她看见女儿脸上都是水,分不清是汗是泪。

    “谁欺侮你了?”

    “我是高兴。”

    “高兴,哭什么?”

    “明信片!”

    “什么明信片?”

    邓颖超呜呜哭:“在桌子上!他写的!他说我们两个是人生伴侣!”

    母亲取过明信片看,一看就笑,待到第二遍看时,又觉得鼻子发酸,泪水朦胧双眼。女儿翻身坐起,走到妈妈身边:“妈,你又怎么了?”

    “我也是高兴。”

    “他会是一个天下最好的女婿。”

    “可是我也有点伤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