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像梁山的的好汉,真正武功高强的,起的外号叫玉麒麟、豹子头,都是一些平平无奇的绰号。而那些什么小霸王、打虎将、跳涧虎,论武功,顶多是个三脚猫,外号却一个叫得比一个响。

    天上地下人间,谁的消息最灵通。也许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两个家伙,起的名字神气之极,又整天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相互交流信息,强强联手,资源共享,实际上却是一对活宝。他们收集到的原始信息就非常有限,更不要说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了。

    这两个家伙,在西游记中露过两次脸,表现的水平不是一般的差。第一次是在猴哥出世的时候,猴哥的身世是个谜,当他还是一个不省人事的婴儿的时候,就不知道被谁扔在花果山那里,搞得沸沸扬扬,结果玉皇大帝也略有知晓,派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位仁兄来打探消息。看看他们打探到的信息是怎样: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无端出现一个丢弃的婴儿,如果放在今天,十有八九是超生的,或者是有什么疾病家里人不要的,或者是瞒天过海的非婚生子。当然,猴哥是超生的理由不太成立,因为那年代还没有进行计划生育。像七个蜘蛛精的老妈为了要一个男孩传宗接待,一口气生了七朵金花,也没见人来要她结扎。猴哥后来的的身体极好,应该也不是有什么疾病被家人遗弃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没有分析种种原因,却听花果山那些没文化妖精的胡说,这婴儿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业务能力之差,可见一斑。猴哥学成归来,到海中龙王那里欺诈勒索,到地府强销死籍后,龙王和阎王上天告状,玉帝又派哥俩来打探这个闯祸的主是哪路神仙。他们打探到的结果是这样: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猴哥去学艺,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们还不知道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就拿这话来交差,实在太不敬业了。可见他们虽然配了最新功能最强的望远镜和窃听器,但只是把偷窥和偷听的工作当作职业而不是事业。

    据我考证发现,当时天下底下人间,消息最灵通的是以下三位:乌巢禅师、地藏菩萨手下的谛听和六耳猕猴。其中前两位一辈子默默无闻,最后一个倒做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事,但结果招来横祸。

    乌巢禅师的出场只有一次,是猪八戒的老相识,隐居浮屠山,曾经劝猪八戒和他一起去修道不成。猪八戒加入取经队伍后,特来辞行,乌巢禅师也颇替朋友高兴。这个老兄有点大咧咧的,虽然早就知道唐僧的身份,但是见到唐僧下拜,只是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对即将进入领导岗位的唐僧,不但不巴结,甚至说不上客气。对猴哥的态度也只是一般般,猴哥都感到奇怪:你怎么认识名不见经传的老和尚和贪财好色的猪八戒,却不知道我这个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造反派。

    乌巢禅师向唐僧传了一篇比九阴真经最后一章还要难懂得多的多心经后,唐僧问到西天的路有多远,是否很难走。也许,这只是客气地问一下,乌巢禅师却回答了一大堆: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

    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

    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

    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

    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

    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仔细分析这些罗罗嗦嗦的话,真的可以吓人一跳:取经队伍在接天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