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这个题目,是想谈谈仿作的效用和利弊问题。
“仿”有广狭二义。如果用广义,我们可以说,任何文章,甚至一言一句,都是仿作,因为很难说古人没有这样写过。这用褒语说是“无一字无来历”,用贬语说是“千古文章一大抄”。但这类的仿,绝大多数是无意的,正如女儿说话像妈妈,熟了,惯了,一张口,不知其然而然地就走了老路。仿也可以是有意的,如苏东坡之于《庄子》,归震川之于《史记》,因为喜欢、钦佩,下笔,有时就心仰手追,希望纸上也出现那样的神理。这有意的仿是取其神,还不是状其貌,所以与狭义的仿有大分别。
狭义的仿是既取其神,又状其貌,也就是俗话说的照猫画虎。广义的仿含而不露,与我们想谈的问题关系不大;这里专谈狭义的仿。
狭义的仿也是古已有之。褚少孙补《史记》仿太史公《史记》,扬雄《法言》仿《论语》,这是体制所限,不得不然。王逸作《九思》,仿《楚辞·九章》,李商隐作《韩碑》诗,仿韩愈文,虽然不用同一格局而神情相似。更近一步,如李白作《拟恨赋》,仿江淹《恨赋》,鲁迅作《我的失恋》(副题为“拟古的新打油诗”,见《野草》),仿张衡《四愁诗》,是亦步亦趋,连格局也一样。其实,就格局之为仿作的外貌条件说,格律诗(包括试帖诗)、填词、谱曲,以及八股文、寿序、墓志铭之类,无妨都算作仿作,因为都是照老样子铺叙一番。
照老样子铺叙,有其必要性。这从消极方面说是不得不如此,譬如你作七言律诗,就必须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双句末尾押韵,平仄协调,等等。从积极方面说还有大好处,是依固定格局练功,所照之猫又大多是成熟的作品,多次重复,会收到稳妥而扎实的效果。因为这样,所以古人学习写作,几乎都用过这种办法,并且重视这种办法。
也许由于古人的启发,也许不是而出于今人的探索而有所得,近些年来,教作文或学作文,着重仿作以求速成的办法像是颇为流行。这表现为“小学生作文”和“中学生作文”之类的书刊为数不少,据说销路也颇为可观。这类书刊选录的文章,大多为学生的习作,有的附有老师或语文专家的批改。显然,这是兼讲作法的范本,意思是还不够这样水平的,可以体会仿效,急起直追。这种办法究竟好不好?
我的看法,适度地用,有好处;如果超过限度,把它看作唯一的灵丹妙药,那就会欲速则不达。
先说好处。前面一再说过这个意思,学作文也要取法乎上,以求至少能够仅得乎中。可是对初学说,取法乎上有时候会感到困难,这就是孔子大弟子颜回说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总之是不知道妙处在哪里。还有时候,大致知道妙处在哪里,可是自己的本领与之差距太大,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欲接近而不得其门而入。如旧时代许多文人对《庄子》就是这种心情,高山仰止,可是上不去,于是不得已,退而学韩柳,甚至更退而学方苞、姚鼐,甘心作桐城派的末流。再举近代大作家为例,鲁迅的作品,大家都承认是至高的范本,可是学它却不容易。至于初学,据我所知,有些人就常常看不懂,不懂,其妙处在哪里尚且不知,自然就更谈不到学它了。这里的问题是理想与可能的兼顾或暂时偏顾的问题。取法乎上是理想,做不到,只好舍兼顾而暂安于偏顾,先要“可能”。“小学生作文”和“中学生作文”之类的优越性就在这里。你说它不够“上”吗?确是如此。可是它是可能拿到手的,容易拿到手的,根据手里的麻雀大过天空的鹰的原则,我们当然应该抓住它不放,就是说,把它看作入门之路,好好利用它,让学习的人于照猫画虎的练习中,不知道如何作的变为知道如何作,不能通顺的变为能够通顺。
得其门而入,提高快,是偏顾“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