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说多读多写是学作文的灵丹妙药,推想不少读者看了会感到不满意。不满意可能有各种情况。(1)想买的是新发明的特效灵方,看看招牌,卖的却还是祖传狗皮膏,未免丧气。(2)因为想快,所以才来问你,得的答复却是快不了,真是大失所望。(3)作文是学语言,语言有规律,不提规律而强调多读多写,轻一些说是少慢差费,重一些说是老框框误人。可能还有(4)(5)等,难于列举。已举的三种,(1)(2),所供非所求,用不着辩解,暂可各行其是,对错留待事实证明。(3)涉及在语言的学习中多读多写与理性知识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等问题,就目前说,大家的认识还不一致,甚至很有分歧,所以需要多说几句。
为了头绪清楚,容易说明,(1)我们暂且把多读多写(熟)和理性知识(知)看作可以独立的两条路;(2)所谓理性知识限定组词造句的知识,即语法知识。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的问题主要是在教和学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分合”
“轻重”“先后”的问题。
分合问题和轻重问题是相关的,这里可以从分合说起。绝对的分也许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说相对的分,即重视或有意地重视一面而放松另一面。
小时候听老一辈的人说,他们上学,读,由《百家姓》、《三字经》而《四书》、《五经》,都是先背诵后开讲。讲,也只是释义,如《论语》“学而时习之”,只是说学了还要常常温习它,并不说“学”和“习”是连动结构,“之”是代词作宾语。写,比如准备对对子,先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也只是死背,不说“云对雨”是名词对名词,“晚照对晴空”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这是特别重视“熟”的一方面,放松甚至不管“知”,即组词造句规律的一面。
相反的做法,就现在说,即只讲组词造句的规律而不读不写的自然没有,因为语文课的内容是既要学范文又要作文。问题在于怎样对待范文和作文。据说近年来有一种趋势,或者缩小一些,说有些从事语文工作的人和学习语文的人,当然是出于一片好心,愿意在语文的学习中找到多快好省之道。
希望费时不多而收获不少,博览经史子集、熟读《史》、《汉》一类的老办法自然不能用,于是就想到语言规律。这像是纲,有概括力,如果能够纲举目张,则结果必是闻一以知十,张口执笔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岂不很好?这样想,表现在教和学上是把相当多的力量用在语句分析上,某一词、某一语、某一句是什么结构,某一结构表示什么意义,宜于怎样图解,有什么相关的对错规律,甚至向更深远处发挥,两种邻近的形式怎样画界,各专家有什么不同看法,等等。这是特别重视“知”的一面,即使本意并不想忽视多读多写,而事实上总不能不放松了多读多写,因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多买了油就不得不少买醋。
死背的办法往矣,可以不去管它。以知统熟甚至以知代熟的办法是新的,我们不能不考察一下,效果究竟如何。我没有多的统计材料,但我有时听见年轻人说,他觉得这方面的知识太复杂,题目太难做,功课压着,没时间念课外书,有时拿起笔,有点意思也不知道怎么写。我推测,有这种苦恼的年轻人一定不只三五个,因为我自己的经验,学会语言,读别人写的能懂,自己有什么意思能说能写,主要不是从能够分析语句、记得语法规律来。这有多种理由。(1)学语言同学数,我们总要承认,一切语法规律都是概括的(如名词可以用形容词修饰,并不说某一名词可以用某一形容词修饰),容许例外的(如主在谓前,容许主在谓后)。这样的规律,即使能下达,也常常不能判定某具体说法的对错(如“解放问题”错,并不是因为违反语法规律)。(4)有人问你,要答话,或者有点什么意思,需要写出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