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战在即,40军军长韩先楚显得格外忙碌。

    让他的部队打头阵是他自己请的愿,可是问题跟着来了。面对大海,这位身材不高的虎将却犯难了。

    征集船只的工作完全出人预料,进展相当缓慢。

    原来国民党军队逃到海南岛之前将所有船只都运过去了,许多会造木船的老百姓也被他们抓走了,留在大海边的破木船很有限,根本完成不了一次运送一万人的要求。

    虽说兵团从广州等地调来了一些船只,但性能不好,有些还没有开到前方就坏在半道上,有的马力太小,基本派不上什么用场。

    没有别的办法,40军、43军只能自力更生,自造木帆船。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造船、征船工作,在两支钢铁军中展开了。

    还是韩先楚动作迅速。他在40军党委会上几乎向各师下了死命令,他说:“现在我们弄的船只能供一个营左右的人训练用,这怎么行?得想办法,野司有指示,让我们自己解决渡海工具,我们得成立一个收集船只和船工的组织,从军到师到团,各级都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如果搞不到船,我就拿你们师长们是问。”

    韩军长脸本来就黑,说这话时更黑,人们有点害怕。站起来表态的人不多,过了一会儿,一个师长说:“现在海岸边的群众有怕死心理,我们派去的人一进村他们就躲起来了。”

    “这是什么原因?”

    “他们怕把船借给我们,日后国军回来收拾他们。”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只要我军打过去,国民党军队当然没有机会过来了。这个问题要向群众讲清。”

    “船工也是一个大问题呀。”

    “找多少算多少,当然啦,越多越好嘛。”

    “他们怕白送命。”

    “要制定一个政策,让他们放心,万一牺牲了,我们党的政府会照顾他的遗属,还要向他们保证,凡是参加工作的,每人每天发给工钱。”

    “发多少,请军长给我们一个明确数目。”

    “暂定每个船工每天一个大洋怎么样?”

    人们举手同意。

    韩先楚接着说:“这个数目可不小哩,我们还得请示兵团。”

    一个师长挥手:“请示什么?这里的老百姓不是咱们打辽沈时的老百姓,不可能推着车轮,一家老少无代价支援我们,再说一个光洋与命连在一起,想挣这钱的人不多,应该立即兑现。”

    “是啊,这就需要我们去作工作了,听说你们派去的人,有些态度不好,方法简单,怎么能有成绩,要注意军民关系,这是我们的生命线。”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环视了大家一眼,继续讲:“各师团要送派一些得力干部到群众中去,进行政治动员,向他们宣讲我们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政策。部队也要搞一次教育,现在我们就有人讲怪话嘛,思想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打胜仗了。”

    43军遇到的问题和40军基本一样。

    这个军的光荣历史更为悠久,在战火中诞生,在战火中成长,英名远扬,战功赫赫。它的前身是由南昌起义部队发展起来的新四军第3师7旅,山东军区第7师,渤海军区3个团和冀热辽第19旅等部组编而成。

    43军前身各部抗战胜利后,奉命开到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10月,新四军第3师第7旅与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辽沈战役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

    这是四野的一支主力部队,从东北的松花江一直打到雷州半岛,经历主要战役上百次,先后歼敌近20万人。

    该军军长李作鹏也是一个善打硬仗的年轻战将。他率领全军和第40军组成渡江部队来到华南时,情绪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