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任务是进军大西北,歼胡打马……”
毛泽东扔掉烟头,望着彭德怀讲道:
“太原战役已进入最后攻城阶段,我想请你去大西北之前去太原前线,接替向前同志实施后期攻城指挥,你同意吗?”
“我去可以,但得先提个条件。”
“好,你说吧!”
“向前同志仍是前线总指挥,我只是去协助他,发布一切命令还是用他的名义。”
“可以,彭大将军不争功,向前同志不居功,我看这个条件可以答应。”
毛泽东又接着说:“等太原解放后,周士第第18兵团、杨得志第19兵团归一野指挥,你就把他们带到大西北去吧。”
毛泽东突然问彭德怀:“你还记得我在陕北给你送的那首诗吗?”
彭德怀说:“记得。”
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十分动情地吟起了那首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望着彭德怀说:“我还是送你这首诗,到了太原前线遇到特殊情况要当机立断,力争早日率部奔赴西北战场。”
彭德怀笑着说:“请主席放心,我会全力以赴,但你这首诗得改一下啊!”
“你说怎么改呀?”
“惟我彭大将军,这一句过火了,前方打了胜仗,那是我们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功劳嘛!”
毛泽东又笑了……杨得志、杨成武率领的第19兵团、第20兵团已奉中央军委命令开到了太原近郊的黄水一带集结。
太原前线的总指挥徐向前对杨得志来说是一位很敬重的革命前辈,长征结束他们在延安就相识了。杨得志得知徐向前正在榆次一个小山村休养时,便催马扬鞭来到这里看望老首长。
徐向前坐在土炕上看报,听到门外的马蹄声,警卫走进来说:
“报告总指挥有客人来看你了。”
他放下报纸,溜下炕问:“是哪一位呀,快请进来吧!”
杨得志已走了进来。
徐向前笑着伸出手说:“哎哟!是得志同志啊,欢迎你们19兵团的到来呀,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杨得志问:“徐总的病怎么样了?”
“没多大问题,还是老毛病。”
“你消瘦很多了哇。”
“我这个人,天生不发胖,又加这个倒霉身体。”
“还是得多保重。”
“感谢你对我的关心,这里条件很艰苦,没有什么招待你这个远道来的客人,只有清茶一杯,我们坐在火炕上谈。”
杨得志接过一杯茶。
徐向前望着他讲:“我是一个山西人,阎锡山也是山西人,还是地道的五台老乡哩,可我这个人就是不讲地方观念,咱们一起来打这个山西人,而且一定要打好,将他彻底打垮。”
杨得志说:“我是有这个决心的,不过我们19兵团过去打大仗不多,攻坚更少,缺乏打大城市的经验,希望你多指示。”
徐向前挥手说:“你过谦了,你们那个石家庄打得不错嘛!总司令讲了话,说是一个‘创例’嘛,还有新保安,也打得很好嘛。当然石家庄和太原完全不同,打石家庄的时候,我们在整个华北取得完全的优势。现在呢?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已胜利结束了,伯承、小平、陈毅、粟裕同志就要率大军渡江。蒋介石先是‘求和’,后又‘引退’,总的形势大变了。这是一个不同吧!另外一个不一样就是石家庄是‘城下城’,太原是‘城上城’,也可以说是‘城中城’哩!它的防御体系经过阎锡山、日本人多次的反复修整,应该说是相当坚固的。阎锡山曾说太原城有‘百里防线’。我们有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