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49年春天。

    初升的太阳柔情似水,沉睡了一冬的大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身着戎装的军人和穿戴朴素的农民和谐相处,军号声和牛羊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小村风景。

    若干年后,当你走进这个很不起眼的北方村庄的时候,你一定会联想起当年那动人的情景。

    中国的政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曾经风光一时的国民党政府处在摇摇欲坠的境地,大半壁江山已落在了代表中国劳苦大众的中国共产党手中。

    蒋介石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在他一手导演的内战中,国民党军队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了一多半。

    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死伤8.3万,被俘30.6万,投诚8.3万,起义2.6万,共计47.2万。

    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死伤17.1万,被俘32.7万,投诚2.8万,起义2.85万,共计55.5万。

    在平津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死伤2.8万,被俘23.3万,投诚0.87万,接受改编25万,共计52万。

    大势所趋,历史将开始在这个时候改写了。

    毫无疑问,改写这部历史的重任已落在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肩上,确切地讲,三大战役的胜利更加坚定了毛泽东推翻蒋家王朝的信念。

    蒋介石和他的军队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及时召开了政治局会议。

    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务。

    随后,各个战场又烽烟四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拉开了向全国进军的序幕。作为中国共产党首脑机关的所在地西柏坡显得比往日更加热闹繁忙,许多战将满身硝烟来往于北方这个古老而又贫穷的小村和打游击出身的最高军事统帅机关的军事家们谋划着彻底消灭国民党军队的策略。

    那时毛泽东是相当繁忙的,随着全国战略形势的转变,他已经开始着手考虑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大事了。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他和他的战友们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有一天,当毛泽东送走一批刚从前线归来的几位战将后,发现书生气很浓的王稼祥已大步朝他的住所走来。他身着一套洗得几乎发白的灰色卡叽布中山装,脚穿一双圆口黑色布鞋,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地方干部形象。或许是他见了主席有点激动,或许是因为他的体态过于臃肿,他迈着碎步往前急走时只有动作,却没有速度,这种走法远看上去相当感人。

    毛泽东笑着说:“好哇!你这个知识分子几个月不见,如今走起路来也有了气势,看样子东北的水土养人哩……”

    王稼祥来到毛泽东身边,憨厚地笑着。他抬起右手在光亮的额头上擦了一把,说:“主席,我有事要向你汇报。”

    “好嘛,我天天盼着你来呢!咱们进去谈。”毛泽东十分亲切地拉着王稼祥的手,又说又笑地进了小屋。

    农民出身的毛泽东经过几十年的战争之后,不但爱横戈马上的战将,也爱胸怀韬略的文人,王稼祥属于知识分子型的革命家,时任中共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主要负责接管城市工作,他的才干是颇得毛泽东赏识的。

    这是一间十分简单的农舍,几乎没有什么摆设,除了一张用两条长凳搭起的木床外,最显眼的就是靠窗户放着的那张小木桌和几把椅子了。室内干净整洁,烟味很浓,透过从窗户射进来的缕缕阳光,能清楚地看到淡蓝色的烟雾,可以猜想毛泽东在这里抽烟的频率有多高啊。

    毛泽东将王稼祥让到一个长条凳上坐下后,顺手拿起一包骆驼牌香烟说:“来,抽一支吧。”

    王稼祥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