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如此转达家康之意。此外另有一句也望能转达,就说家康言及,猿公大欲急进,必易被小人乘机而入……权当诫告之言。”

    “我会转达的。”

    信雄似乎很骄傲自己能毫无忌惮地转达那些话。

    “大人您说自己愚,那我也说说我的愚见。真不明白为何人类会形成一个如此愚蠢的集体呢?如今无论在谁看来,广阔的大地上几乎所有势力都分为大阪与德川大人两边。若能在这二分之世相生安好,无论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大人想做之事,享尽一切荣华富贵,互守边疆,这不也很好吗?这样想着,若二位纷争再起信雄也感到痛苦不已。”

    “没错……没错。”

    家康连连点头,吹捧信雄,但他反复认同的话语中却听不出半点儿肯定的意思。

    “既如此,其实我也有一事想再次催促大人。”

    信雄终于进入主题,家康的脸上也立马浮出了一丝讥笑。

    “是何事,要催促家康?”

    “上次说过的上京一事。”

    “就是提议我上大阪向秀吉施以臣礼一事吗?”

    “不不,绝非如此。”信雄在泛白的鼻子前挥手道:“我怎会建议您施臣礼这样无礼之事,不过是令天下人安心。为了给世间带来太平,所以才期望大人能上京与殿下见一次面。”

    明里暗里地怂恿家康“应上京一次”已悬了很久。今夏以来,不,从小牧议和前后,自家康之子于义丸名为义子实乃人质被送往大阪城之后,大阪方面的使者和北畠信雄都屡次直接告知家康,秀吉希望“德川大人有机会也能亲自上京一回”。

    既然已经公开缔结和睦,送去养子和老臣之子当人质,停止争斗,那么即便家康前往儿子当养子的地方拜访,对他个人而言也并不为难。但是,家中大众却舆论骤起:“真是荒唐至极!根本不用理会如此自私自利的要求。为了防止大人动心,吾等也必须时刻戒备。”此事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三河武士反对大阪的情感也因此事变得越来越僵化了。

    曾几何时,聚焦在石川数正身上的众人的白眼与此事也并非毫无关联。家臣们会将他与主君之间的接触当作极度危险之事,总是神经质地警戒着数正的行动,也确实是有此原因,也可以说是大众舆论暗流涌动的作用。

    与德川家无法掩盖的舆论相对,大阪方自然也流传着极为强硬的舆论。

    “家康坚决不肯上京实在太奇怪了。可以说这就是他主动蒙骗和睦的证据!”

    作为对立调停者,信雄是有余地扮演这一时局角色的。但他的口吻最近变得和秀吉一模一样,总是带着令家康苦笑不已的力度。

    织田长益、泷川雄利还有羽柴胜雅、土方雄久等人,有时作为正式的大阪使者,有时又以个人身份前来纠缠不休,可以看出其背后秀吉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态度。

    特别是在决定出征北国之时,秀吉道:“即便只是形式,家康是否也该派部分将士参战以示友好?”信雄于是立马赶了过来,再三劝说家康。

    家康召集诸将在浜松举行了众议。不必说,众人当场一致反对,家康也如实地回复信雄很遗憾,断然拒绝。

    事态重大时家康常常征求众人意见。看起来是尊重众人意见,实际则是在加以利用,用来应对外部,并增强内部的责任感,摆出并非家康一人的意见而是大众公愤的态势。

    “……不,中将殿下。您再三的好意我只能心领了。毕竟家中之辈无法认同,而我近日也总是懒得外出,并不想远行到京都的繁杂人群中。还请见谅。”

    这一天,信雄的长时间逗留也令家康百无聊赖,一直忍着哈欠。

    注意到家康故意露出招牌式的刁难的无聊神情,信雄依然喋喋不休地纠缠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