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勋的部队人称“辫子军”,人数一直不多,但品牌鲜明,在北洋派系中独树一帜。张勋以遗老自居,活跃在这个圈子的,一是北洋军阀同僚,二就是各色各样的遗老人物。

    张勋

    绰号:辫帅

    出生地:江西奉新

    生卒年:1854年9月16日~1923年9月12日

    出身:袁世凯新建陆军工程营

    职务:清时,云南、甘肃、江南提督。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

    主要事迹:带兵入京,复辟清朝,历时12天即垮台

    康有为

    绰号:康圣人

    出生地:广东南海

    生卒年:1858~1927

    出身:进士

    头衔: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书法理论家、孔教会会长等

    党派:保皇派

    主要事迹: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戊戌变法等

    代表作品:《康子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婚姻:一生有六位太太,包罗中外

    名言: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为

    张振芳(1863~1933),河南项城人,1892年考中进士,一直在京担任下层官职。辛亥革命后,被袁世凯任命为河南都督,因镇压农民起义不力,被撤职。张勋复辟后,被委以重任。

    雷震春(?~1919),安徽宿州人,早年入新建陆军,累迁至江北提督、陆军海七镇统制。1914年,任京畿军政执法处处长,积极参与袁世凯复辟帝制。袁失败后,又参与张勋复辟。

    ⊙张勋的部队人称“辫子军”,人数一直不多,但品牌鲜明,在北洋派系中独树一帜。张勋以遗老自居,活跃在这个圈子的,一是北洋军阀同僚,二就是各色各样的遗老人物。

    ⊙1912年11月,袁世凯发布“剪辫令”,只有驻军徐州的张勋不肯执行。袁授予张“定武上将军”,以争取他执行剪辫令,张勋对以:“君恩难忘,断难从命!”专使往返多次。最后,张勋说:“二十年前,张某到你总统麾下,你不是一再要某等效命大清吗?恕我难改初衷!”

    ⊙冯国璋让张勋交出徐州,被拒绝。张勋说:“我除了是安徽督军外,还是‘长江巡阅使’,按理说,冯国璋的江苏督军还得归我管辖,所以我驻防徐州,更是在情理之中。”

    ⊙南北议和时,袁世凯部下劝袁诱杀张勋。张的盟兄阮忠枢闻讯后,对袁说:“张勋为人,说实话,不骗人,虽然鲁莽粗率,但是个血性汉子,与三国时的张飞差不多。宫保不欲成大事则已,欲成大事,不能少这个人,还得大用。”袁深以为然。

    ⊙袁世凯死后,安徽督军张勋在江苏的徐州,省长倪嗣冲驻节蚌埠,而安庆以省会所在地只留下督军和省长的挂名办事处,点缀着三五个卫兵和来去不定的副官。更奇特的是省长也有兵,人称蚌帅,与辫帅张勋齐名。

    ⊙张勋对张镇芳说:“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咱们俩连了宗吧!”镇芳大喜过望,此后凡与人言,常称张勋为“宗叔”。

    ⊙二次革命,张勋打下南京,就任江苏都督,他不挂民国的五色旗,而在都督府的辕门升起了一面写着斗大“张”字的大红旗。军中也不许悬挂民国的军旗,代之以红色白边的蜈蚣旗。军官要穿清朝的蓝色制服,兵士一律脑后垂辫。他绝对禁止在公文和口头上用“前清”两个字。他把总督衙门原有的吹鼓手和炮手都找了回来,每天开吹三次,开炮三次。都督府的大柱子和上梁都重加装修,一律涂上了原有的朱红色。他又恢复了清朝的官制,如厘捐总办、督销总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