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众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泾渭分明却又可以交相错杂,比如武侠小说可以含有历史、军事、惊悚、推理和爱情元素,而推理小说同样可含有武侠、谍战、科幻等各类元素。何以如此?皆因各种元素其实都只是一种剧情(桥段)上的设置,而大众文学最重要的就是好看、好玩。所以,当一种小说类别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总是会有人率先引进新的元素,打破旧的壁垒。

    这方面的案例,真可说俯拾皆是。就拿武侠小说来说吧,金庸、梁羽生之后,先有古龙引进推理元素,复有黄易引进玄幻元素,这都是早年间难以想象之事。推理小说亦然——当柯南·道尔以福尔摩斯故事称王称霸之后,便有法国的莫里斯·勒布朗引进“冒险”元素,创出“怪盗”亚森·洛宾的探案系列;后来则有阿西莫夫(IsaacAsimov)的科幻推理、加德纳(ErleStanleyGardner)的法庭推理、卡尔(JohnDiCarr)的历史推理,种类丰富,不胜枚举。

    生物学有一个“亚种”的概念,用来指称同一种群之下的不同分类,譬如东北虎、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就都是虎的亚种。不同的地区往往会有不同的亚种,这次所要谈的,便是日本推理小说里名曰“捕物帐”(捕物小说)的独特亚种。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但凡是有小说的,相信都不会没有历史小说。历史小说具体又分出两种,一种是依照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辅以相当程度的夸张和想象;另一种则只具背景,主要的人物和故事全由虚构而来,却又不脱离特定的时代环境。日本用“时代小说”来称呼后者,以显示和正统历史小说有别,中国则似乎一直无意将之从“历史小说”的概念里剥离出来。当真细究的话,我国古典小说里的《金瓶梅》《包公案》都可以算是时代小说。

    日本的时代小说,是从1913年的《大菩萨岭》开始的。作者中里介山是日本大众文学的创始人,其《大菩萨岭》历经23年、41卷、570万字,至1941年作者撒手人寰时犹未完结,前后十三次被搬上银幕。小说剑走偏锋,恶意盈然,故意选取新选组大搞“天诛”的恐怖时期,以显示人性扭曲,主角机龙之助尤其雄暴嗜杀,因要砥砺意志,培养日后决死时的胆量,不惜随意斩杀素不相识之人!他不分男女老幼,只要偶一动念,立刻夺其性命,直至受到盲目的爱情感染,方才重拾人性。

    这部《大菩萨岭》推出之时,正是大正天皇上台后的第二年,打赢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感不减反增,整个国家渐渐由资本主义滑向帝国主义,展露出血腥的侵略欲望。像《大菩萨岭》这种一上来就泯灭善恶之念的小说,倘若没有了当年独特的历史环境,恐怕绝不会受到社会上下的一致欢迎。

    随着《大菩萨岭》取得空前成功,自然而然就会有其余作者来向之取经,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冈本绮堂。冈本绮堂早年从事新闻行业,中年后开始创作歌舞伎剧本及各种怪谈小说,至1917年才开始创作破案题材的小说。据说他是1916年才读到福尔摩斯系列故事,有意创造一个日本的福尔摩斯,于是第二年就抓紧动笔。

    有趣的是,他的小说非但没有所谓“新时代”的精神,反倒处处弥漫着明治维新以前的街巷沧桑,主角是封建幕府统治下的一个衙门捕快,破案指不上科学技术,想去哪里都需要亲自跑腿,验尸时甚至没有法医帮忙,其断案几乎完全是依靠所打听到的小道消息和个人才干,据此而破解各种各样的离奇事件,诸如妖怪出没、贡品丢失、突然隐身……要言之,这是非常典型的以经验和智慧定胜负的解谜型推理小说。日本捕物小说的开山作“半七捕物帐”系列,就此诞生。

    究竟什么是捕物帐呢?所谓捕物,就是缉拿凶犯。日本幕府统治时期,把江户城(东京都之前身)下的居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