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注目的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收购之一——对食品和烟草大王RJRNabisco公司的收购。而MBO的概念最早影响中国也是通过描述这次收购的名著《门口的野蛮人:RJRNabisco的陨落》,1993年好莱坞还据此拍摄了一部电影。1988年10月,以RJRNabisco公司首席执行官(CEO)罗斯·约翰逊为代表的管理层向董事局提出管理层收购公司股权建议,并计划在MBO之后对公司进行资产剥离,拟出售食品业务而保留烟草业务。但KKR此次扮演的是管理层的竞争者而非合作者。KKR的意图与管理层相左,希望保留所有的烟草生意及大部分食品业务。罗斯·约翰逊和KKR展开了激烈的竞争,KKR最终于1989年2月9日以250亿美元的天价成功收购,但交易额却达到了313亿美元。美国各大银团、华尔街大投行美林、摩根斯坦利、华色斯坦培瑞拉,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的德崇均参与其中。收购投入的资金中,辛迪加银团贷款145亿美元,德崇和美林提供了50亿美元的过桥式过渡性贷款。KKR本身提供了20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还是股本),另外提供41亿美元作优先股、18亿美元作可转债券以及接收RJR所欠的48亿美元外债。作为失败的一方,原公司CEO罗斯·约翰逊也拿到了5300万美元的退休金。不过,KKR此次收购的结果并不理想。2005年KKR出售了所持有RJRNabisco的所有股权,收益率平平。
之所以提及这个案例,是因为中国国内认识MBO就是从《门口的野蛮人:RJRNabisco的陨落》这本书和书中的这个案例开始的。由于中国所谓主流学者的宣传和渲染,国内一开始对书和案例的理解就是片面的,甚至把此次购并作为MBO的正面案例。但是,书中的MBO并非是一次成功的案例,而且,此书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细致描述了华尔街的权力争斗,是一本帮助人们了解华尔街投资银行家内幕的经典著作,而非提供了什么让公司提升业绩、理清产权、建立激励机制的范本。如果非要说此书对中国MBO的借鉴,那么最大的可借鉴之处在于竞争性投标。起码竞标可以保证一定程度的定价公平。但可惜,中国的MBO都是管理层关门自己设计的暗箱,他人无法插手,也谈不上什么竞标了。
中国专家学者所谓MBO是为了减少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提供公司业绩和治理水平等说法,都只是一种中国改革的可笑思维。美国MBO的起源中,没有这些所谓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句话:MBO,只是投资银行家的逐利工具而已。
美国历史上出现过5次大的并购风潮。根据著名经济学家Shleifer和Vishny的总结,这5次风潮各有特色和背景,它们分别是:
19世纪90年代,反托拉斯的限制政策之前的产业合并(例如美国钢铁公司);
20世纪20年代,反托拉斯的限制政策下通过股票融资的企业合并;
20世纪60年代,面临强大的反托拉斯的限制政策而形成大集团企业(例如ITT公司、Teledyne公司);
20世纪80年代,通过债务融资对大企业集团进行分解,对公司业务重新定位;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技术变迁和日益扩大的国际市场而产生的由股票融资支持的企业合并。
MBO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4次并购大潮中。当时,美国企业普遍存在多元化经营造成的组织冗赘、效率低下问题。我与Reulz在1994年发表于经济学权威期刊《政治经济学》的一篇文章,正是研究了80年代美国企业多元化对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化并未提升公司业绩,反而降低了公司价值。
公司为了摆脱多元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