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强调,当决定策划做一款产品的时候,第一步想到的不是配色,不是外形,而是用户到底有没有这样的需求。如果是弱需求,产品将来推广起来非常难;只有强需求,用户拦不住的需求,才会成功。同时,在产品的完善过程中,也得判断出强需求的点,否则做得再好也是无用功。
对于什么是强需求,周鸿祎有一个很现实的比喻。
网上有很多人用盗版的QVOD播放器,于是就有些人将它重新打包之后装入一些病毒和木马的播放器来播放色情片。360弹出提示有病毒,但用户不听。他们把360关掉,如果360再弹出,就把360彻底卸掉,看完之后再重装。这种需求叫强需求,它是令对手无可奈何的东西。
用户对360的强需求是安全,但是安全需求在不同的阶段重点是不一样的:之前是查杀流氓软件,后来是杀毒和杀木马,再后来是隐私安全的保护。周鸿祎和360紧紧地跟上了变化,一是换位思考,二是社交网络的兴起让用户需求的调研变得更直接、更真实。
比如他们2010年的大战略——隐私保护——就是基于社交网络这一互联网行业的最新变化和趋势提出的。最大的导火索是互联网上不断发生的“香艳”事儿,这个“日记”那个“艳照”的,让公众在狂欢之中又不免担忧。关于隐私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多地被提及、渲染和强化。
其实早在2009年,湖北麻城破获了一个木马团伙的案件。当时,罪犯通过木马控制了一个女中学生电脑里的摄像头,然后把她在家里裸体更衣的画面全部拍摄下来制成视频,然后再进行敲诈勒索。这实际上就是网民在互联网上遇到的个人隐私泄漏。类似事例不胜枚举,在互联网流传之后,几乎没有一个网民不恐惧的。经过大量调研,360发现用户隐私泄漏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用户关于隐私保护方面的意识淡薄,没有任何安全意识,电脑里不装安全软件、系统,或者是一些应用软件出现漏洞不打补丁,浏览网页的时候也没有任何警惕性,什么样的链接都敢打开,什么页面都敢访问。坚持“裸奔”,隐私被泄漏的概率当然非常大。
第二,是木马程序。木马产业链已经非常庞大,2009年周鸿祎估计这条产业链会超过100多亿,从业人员几十万人。这几十万人就是靠做木马程序偷电脑里面的东西,然后通过变卖或者敲诈勒索来获取不义之财。他们是隐私泄漏最主要的原因。
第三,一些互联网公司或者一些软件公司因为自身的技术能力有限,做出来给用户使用的产品本身就有技术缺陷。这种技术缺陷不是有意的,只是技术能力有限,无意识地给用户的电脑开了一个口子。有人借此偷窃用户的隐私,或者软件本身无意识地把用户隐私泄漏出去了。
第四,一些互联网企业在自己的一些产品中故意放一些“后门”程序,在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时候,有意窃取用户的隐私牟取暴利。
在2009年发布了永久免费的360杀毒之后,周鸿祎及其团队又在2010年发布了关于用户隐私保护的计划。
根据一些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数据,360的安全卫士和杀毒软件武装了接近80%用户的电脑,绝大多数用户电脑“裸奔”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查漏洞打补丁方面作了强化。很多初级用户觉得最贴心的体验就是360不断提醒他们软件有漏洞需要打补丁,而他们只要点一下鼠标就能下载补丁把漏洞补上。
对于隐私泄漏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木马,360的云查杀体系发挥了极大作用。只要用户不是太过偷懒,木马几乎可以被赶得无处藏身。用户在2009年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比例下降了一半。
尽管如此,还有20%以上的用户对360不信任,还有层出不穷的变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