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0)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78年12月,许世友参加了北京会议,9日回到广州,便接到了中央军委的书面命令。他打开看了两遍,坐在他那宽大的写字台前,领会着军委的战略意图,仔细思考着广州军区的任务。

    坐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来在室内走过来走过去,边走边想:过去在战争年代里,打了很多好仗,都是按毛泽东军事思想打的,按中央军委的意图打的。这次要打好这一仗,同样也必须按毛泽东军事思想打仗,按军委意图办事。军委总部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坚决完成军委交给的光荣任务。许世友历来办事认真,执行上级指示总是一丝不苟。

    几十年的战火锤炼,使他的意志坚强如钢,不管有多少困难,不管有多大压力,他都坚决顶住。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文化大革命”中,只要党中央、毛主席有指示,即使困难再多,危险在大,他也毫不含糊,总是坚决执行。1967年初,中央军委为了稳定部队控制局势,下达了一个“八条”命令,当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打电话给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廖政国,非常干脆、明确地说:“部队要稳定,要坚守岗位,不能让张春桥调一兵一卒去镇压人民群众。”这次,他接到军委的命令后和往常一样,脑海里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不折不扣地把军委的战略意图变为现实。

    当时,他的室内还没有军用地图,他只好走到一张广西边界地图前面,这张图比例尺很小,只能看出地理和地形的大概情况。他就站在这张地图前看了又看,他看到广西边境地区山高岭陡,森林密布,想到作战地区天气炎热,阴雨连绵,想到这次作战任务和作战部队的情况,思忖着如何痛打越南侵略者,完成军委交给的作战任务。

    这些意念和思想活动,在他收到军委的命令之后,在他的住地——老虎洞宿舍内逐渐酝酿着、深化着。他回忆起红军时期在大别山同汤恩伯部的拼杀,回忆起在四川万源县大面山地区打刘湘时的搏斗,回忆起胶东打投降派赵保原,以及夺潍县打陈金城,攻济南活捉王耀武的情形。他也想起在张国焘指挥下,打得那些被动仗,他想从历史中寻觅可以借鉴的东西,更好地完成中央军委的作战任务。

    许世友就站在那张广西边境地图面前,一动也不动,象文学家创作文学作品那样,进行着构思。他想到首先歼灭那些敌人,从哪里开刀打进去;他想着各参战部队、各军兵种如何开到广西边境,进驻什么地区,执行什么任务,应当如何行动;又设想着指挥机关、后勤保障、政治工作、地方的支援怎么个搞法。他仿佛在那张地图上看到了千军万马在行进,在英勇地冲向敌人阵地;他仿佛听到我炮兵轰击敌人的炮弹爆炸声,坦克冲击的隆隆声,也仿佛看到后方支前运送弹药,战地抢救伤员。他想到了胜利的条件,也想到了不利的方面,部队几十年没打仗了,有很多指挥员没有打过仗,又是在亚热带山林地作战,缺乏经验。而越军的指挥员有作战经验,这些都是新问题,必须认真考虑,认真对待。经过思考,他形成了这次作战的腹案,应当说,这也就是广西战区作战计划的雏形。

    10日晚上,他指示司令部:军委书面命令已到,通知所属各单位的领导明天8点到军区开会。司令部按此指示下达了开会的通知。

    老虎洞——这是广州市北郊白云山脚下的一个山沟。这里并没有自然界的老虎,却住着我军的一员虎将——许世友司令员。山沟内有一所院落,这就是许司令员的住房。这所房子,原来是为林彪修的,标准相当高,陈设也相当讲究,家具都是硬木的,冷暖空调齐全。原来院子里都是花卉和观赏树,许司令员住进来以后,种了许多橘子树、芒果树、荔枝树,差不多已经成了品种繁多的果园了。

    1978年12月11日早晨,老虎洞轻雾缭绕,树林晶晶,粉色的田青花,黄色的油菜花,象是一铺偌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