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西方,提起史诗,人们的眼前会闪过那个伟大的游吟诗人和他的《荷马史诗》;在东方,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则照亮了史诗的另一半天空。《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在述说古代社会的英雄业绩,古王国的兴衰、上层人物的冲突斗争、王公勇士的伟业、英雄美人的爱情离合是两大史诗的核心内容。两大史诗的世界是古典的原始的美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读者会不觉神往于那悠远的古印度:茫茫无际的广袤森林,形形色色的动物繁衍其间,各种奇异的花布满了山间森林,巍峨壮丽的雪山世界,充满神秘气息的宽广的恒河,印度传说中的众神,金壁辉煌的城市,美丽神奇的传说……

    《罗摩衍那》在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在人们的口头传颂,公元前2世纪的蚁垤把它整理成今天的样子。罗摩是书的主人公,“衍那”是梵语中的传奇、传说,故事从神话传说到社会生活展现了一幅绚丽的画卷。它描绘了罗摩与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武艺超群的罗摩是十车王的长子,他娶邻国公主悉多为妻。年老的十车王要立罗摩为太子,受到十车王的小王妃的胁迫,十车王不得不流放罗摩14年,而立小王妃的儿子婆罗多为王。罗摩夫妇与另一个弟弟罗什曼那被流放到了森林。悉多不幸被十首魔王罗波那抢去,罗摩兄弟到处寻找悉多,都没有结果。后来,在罗摩的帮助下,猴王夺回王位,成了罗摩的联盟。神猴哈奴曼侦察到悉多被囚禁魔宫,得到猴子们的帮助,罗摩打败了十首魔王罗波那,接回自己的妻子并回国做了国王,在罗摩的治下,国家出现了太平盛世。但是罗摩却听信小人的谗言,怀疑悉多居魔宫时不贞,将她遗弃。悉多在漫长的日子里无法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走投无路她求救于地母,这时大地裂开,她奋然跳入开裂的大地。最后,全家人在天堂相聚。《罗摩衍那》形象地反映了宫廷内部争夺王位的阴谋和罗摩等英雄人物抗暴的斗争,表达了一系列进步的和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政治主张,宣扬了作者的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种姓制度的思想。史诗为印度文学贡献了许多典型形象:悉多是贤淑、忠贞的象征,机智、巧变的神猴哈奴曼可以与《西游记》中那个神通广大、足智多谋的孙猴子媲美……《罗摩衍那》作为“最初的诗”,对印度文学文体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一样一直在人们的口中流动,经由历代宫廷歌手和民间吟游诗人不断的努力,它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大约诞生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之间。经过漫长的800年,《摩诃婆罗多》从最初是8800颂的《胜利之歌》,一变变成24000颂的《婆罗多》,再变才成为今天100000颂的《摩诃婆罗多》。《摩诃婆罗多》的书名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作品用倒叙手法,先让歌人唱出原了这位妻子。般度五子通过婚娶,有了共同的妻子黑公主,并拥有自己的盟国。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开拓国土、扩展势力。在这种情况下,难敌只得同意让般度族在西部荒凉地区称王。难敌见般度族日趋强盛,就用假骰子与坚战赌博,使坚战输得一无所有,兄弟五人连同妻子都沦为奴隶,被流放森林12年。流放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坚持索还国土,他们先派黑天为使者去与难敌谈判。但是,难敌一意孤行,致使和谈破裂。此后,难敌和坚战都联络了许多国家在俱卢展开了一场大战,死伤无数,难敌和他的99个兄弟都被杀死了。难敌的战士们决心为难敌报仇,他们夜袭坚战五兄弟的军营,把酣睡的战士都杀死了。幸好五兄弟当时不在,得以逃生。坚战回国做了国王,想到兄弟家族间的残杀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