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

    ——布勒东

    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一场“精神革命”。它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场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内容超出文学达到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在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上都试图独树一帜,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也进入它的关注视野。

    这场运动是由一群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青年发起的,他们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他们试图探讨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它。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对于新理想的尝试。

    青年诗人、医生布勒东是超现实主义的旗手,在战争期间曾在精神病院服役,接触到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理论,后来又受到同时代诗人阿波利奈尔的影响,他开始设想把对潜意识的探索运用到诗歌艺术中去。他在1919年与阿拉贡、苏波等组成小组,创办《文学》杂志。他们在“尽力表现违反常理的原则”指导下活动,布勒东与苏波合作,以“自动写作法”创作了诗集《磁场》(1920年);代斯诺斯在似睡非睡的状态中吟诵了诗句。他们经常在咖啡馆交换各自在探索潜意识活动中的经验,进行集体创作,开展对资本主义文明代表人物巴雷斯的审判等。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成立超现实主义小组,发行刊物《超现实主义革命》,这是超现实主义运动进入高潮的标志。布勒东、艾吕雅和勒内·夏是超现实主义的3个支柱式人物。

    《超现实主义宣言》在否定现实主义与传统小说的基础上打出超现实主义的旗帜。它所宣扬的超现实主义敌视一切道德传统,认为它是平庸、仇恨的根源,而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宠儿,是因为它适应了读者要求合乎逻辑地反映生活的追求。超现实主义正是要打破这一切,追求“纯精神的自动反应,力图通过这种反应,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表达思维的实际功能。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不考虑任何美学上或道德方面的后果,将这思维记录下来”。为了达到纯精神的自动反应,他们强调在写作中运用潜意识,强调梦幻,写“事物的巧合”。在他们看来,清醒的、理智的、符合逻辑的思维活动是受到资本主义文明毒化了的精神,唯有潜意识、睡眠状态或偶合情况下的思维活动才是还未受到外界干扰的纯精神。因此诗人要听从潜意识的召唤,在对梦境与事物的巧合中回到那种纯精神的境界,他们提出与此相适应的创作方法──自动写作法。他们在咖啡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寻找、搜集人的思维的原始状态,以此来创作。1928年布勒东的小说《娜佳》,集中体现了超现实主义对这一原则的运用。

    在运动的进展中出现了一个新问题:“精神解放可以单独进行,还是必须首先消灭资产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围绕着这个问题的分歧导致运动内部开始分裂。《超现实主义革命》主编皮埃尔·纳维尔力主运动要为革命服务。布勒东则认为运动本身即包含革命,运动要保持绝对自由,不接受任何外界、包括来自马克思主义的干扰。于是运动产生分化,纳维尔离开了超现实主义运动。1930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重申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原则:反抗的绝对性、不顺从的彻底性和对规章制度的破坏性。

    30年代国际形势急剧发展,法西斯力量的抬头带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又一次分裂。一部分激进的超现实主义者开始身体力行投入实际的斗争,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